少年宋慈|洗冤集錄——火死

“火死”即燒死,從古至今都是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檢驗被燒死的尸體,最主要的問題是要鑒別:是生前燒死還是死后焚尸。
宋慈在洗冤集錄中對多種燒死案例都做出了精細(xì)描述:
①生前被燒死者,口鼻內(nèi)有煙灰,兩手腳拳縮:如果死后被燒,手腳不拳縮,口內(nèi)無煙灰。
②被刃殺死,又被火燒的,如果未曾移尸他處,就會有血滲入地下成鮮紅色。
③被人推入火中燒死的,死尸在茅瓦之上。

宋慈提到的這些檢驗“火燒尸”的方法,都是當(dāng)時科技不發(fā)達(dá)情況下的土辦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進(jìn)步,現(xiàn)代燒死尸體的法醫(yī)學(xué)檢驗鑒定已不再局限于口鼻內(nèi)有無煙灰,必須檢驗到氣管以下有無煙灰炭末。
因為人死后煙灰依舊可以飄進(jìn)死者的口鼻,所以只驗口鼻難以斷定是生前燒還是死后燒。
凡是生前被火燒死的,尸體口腔、鼻孔內(nèi)有煙灰,兩手握拳,兩腿曲縮,(因為死者生前在火中掙扎奔命,嘴巴張開,大口呼吸,所以會把煙灰吸入口鼻)。
如果是死后被燒的,尸體手腳雖然拳曲,然而口內(nèi)卻沒有煙灰;如果沒有燒到兩肘骨及膝骨,手腳也不拳曲。

如果是年老體病的人被火燒死,尸體肉色焦黑并卷縮,兩手拳曲,手臂彎曲在胸前,兩膝也呈蜷曲態(tài),口開眼睜,有的咬著牙齒及嘴唇,有的流出黃色的油脂,有的皮肉被燒裂。
如果是被人勒死拋在火內(nèi),頭發(fā)焦黃,頭臉和全身被燒得焦黑,皮肉干皺,但沒有起泡脫皮的地方,頸部卻有被勒的痕跡。
如果被人用刃物殺死,而后偽造被火燒死的,勒令仵作撿起白骨,扇去地上的灰塵,把尸首放在干凈的地上,潑上濃醋和酒,如果是被殺死,就會有鮮紅的血滲入土地。
還要先問詢死者生前睡臥在何地,以防死后被移尸他處,檢驗不出尸體下有紅色的血跡。

一般而言,人住的屋子或用瓦覆蓋,或用茅草覆蓋,如果人在里面被燒死,尸體會被覆蓋在茅草或瓦之下;如果與人有仇,被人乘勢推入火中燒死的,尸體則在茅草或瓦之上。
還要驗看死者的頭腳朝向,是否符合被人推入火中的方向位置。
如果尸體被火燒得只剩骨灰而沒有完整骨頭的,勒令仵作、鄰人寫下證明:“由于上面提到的尸首,自己失火燒毀,或被人燒毀,沒有骸骨存在,確實無法檢?!?/p>
凡檢驗被火燒死的人,先問最初報案人:火從什么地方燒起來的?火起時死者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在那個地方?被火燒時,有沒有人營救?還要追問死者有沒有與人爭斗?這些問清楚后,才可以進(jìn)行檢驗。

如果檢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死者頭發(fā)焦卷,頭面和全身焦黑,要在驗尸報告上這樣寫明:“現(xiàn)在無法檢驗死者全身有沒有傷損和是否因它故死亡,也無法驗定死者的年齡、相貌、體形等。只檢驗出死者口鼻有灰燼,確是被火燒死。”
如果尸體被火燒得實在厲害,無法檢驗,連口鼻內(nèi)有無灰燼都不要說。
關(guān)于火死相關(guān)小科普已講解完畢。
《少年宋慈》IOS版已開啟預(yù)約~
喜歡《少年宋慈》的朋友們多多支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