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薅丞相桂花檢討書
寫了一半,有人覺得我這是教唆薅桂花指南,本人鄭重聲明,絕對不是教唆,絕對不是指南。
正文: 本人云某,于9月21日在武候墓內(nèi)山門門口薅桂花,被三位亮粉目睹。本人行為惡劣,全然不顧他人勸告,一意孤行地薅桂花。他們給我定了一個罪名:薅丞相門前桂花。其實我知道當年也有個白云前輩逮著一只羊可勁薅,被定罪為“薅社會主義羊毛”。所以我自作聰明,自以為只要不逮著一顆桂樹薅,就可以不被人指責。然而,不管是薅一株還是薅一林,薅了就是薅了,無可辯駁。在他們諄諄教導之下,本人痛定思痛,遂寫此檢討書,希望以后薅丞相桂花的人以儆效尤。 在武候墓的內(nèi)山門,可以看見橋邊有兩株樹,一株是桂樹,還有一株也是桂樹。 這座石橋不是我第一次路過,可是這兩處的桂樹卻是我第一次發(fā)覺。大抵是上次,路過匆忙,大抵是這次,秋天到了。就在風起一瞬,我嗅到花香,于是一個貪念油然而生:我要薅桂花,把桂花薅回家。但是有一點,我必須說,這不是蓄謨已久的作案計劃。因為我的計劃里,沒有預(yù)見橋邊的兩株桂樹。這屬于突發(fā)的作案動機,希望能從寬處理。 9月21日,雨后秋晴。如此宜人的季節(jié),我和芋某結(jié)伴到武候墓。檢票進去,我們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天津大爺,他不必自我介紹,聽那地道的相聲口音,就能知道了。他很熱情分享他的旅途心得,我們也順勢聊起來,原來他也喜歡諸葛武侯。我們并沒有過多在意腳下的路,老馬識途一般,就走到了墓園。此時我們肯定路過了作案現(xiàn)場,可是這個時候,我并沒有注意到兩旁的桂樹,因為花香早就四散而來。接下來,天津大爺注意力在大殿的神像上。我和芋徑直走到墳亭,只因我們手里還有花。如果說我沒有薅桂花,是因為我的手被鮮花占了地方,騰不出手來薅,那真的冤枉我了。我那時候的注意力,都在新來的天津大爺濃厚的相聲口音上。 把花放在了墳亭,我和芋某討論起來亮粉送的花,此時我注意到一個眼神往我們這邊看來。這個人是遠某,此時我還沒有想到,她將會目擊我作案的全過程。 我記得武候墓有個明某,是之前就聊過天的朋友。我在一瞬間,將兩人的身形疊在一起,很快打破了我的假設(shè):眼前的人不是明某,那又是誰呢?我沒有多想,我的注意力又被墳頭吸引了。如果說,我有什么蓄謀已久的計劃,那么這個墳頭就是我計劃的終點。所以薅桂花這件事,確實不在我計劃之內(nèi)。 之后明某從旁邊出來,我和她打了照面。從包里拿一包茶葉給她,如果你覺得我是在賄賂她,那么就冤枉她了。雖然她確實看著我薅,但是她確實阻止我薅,并定了“薅丞相門前桂花”的罪名給我。所以對于薅桂花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我一個人的責任。遠某在這時候,向我們發(fā)話了,大概就是問我們是亮粉嗎?我這才恍然,這哀愁的眼神,懷古的姿態(tài),不就是亮粉有的特性嗎? “你是……群里的哪位?”我問道。 “我是修遠?!蔽疫@時候才同遠某相識。 哦!如果你發(fā)覺還有個群組織,請不要誤會!我雖然在組織里,但是薅桂花這種事,是我自己違背了組織的意愿,我自己知道我是顆老鼠屎,斷然不可玷污了組織的信念!所以,薅桂花這件事同組織無關(guān)! 我們四人都簡單問候了一下,很快就聊到了一起。事先聲明,雖然我們聊得很開心,但是薅桂花這種事,我和他們屬于分道揚鑣。他們認為薅丞相桂花是“禮義廉”的行為,所以我只能心下一橫,獨自薅桂花。 武候墓是有古樹的,我深知盜亦有道。門內(nèi)的桂花薅了,就是太歲頭上動土。門外的稍微位階低些,而且我一伸手就能碰到,所以此刻欲望到達了極致。孔乙己曾說過:讀書人的事不叫偷。我自以為:草木無主,不叫偷。其實我大錯特錯,何為草木無主,人生天地之間,人與草木何來有主無主一說。不過是,憑借方寸之地,安身立命爾。我與草木同為天地一粟,怎么可以薅它們?況且還是丞相門前的一花一草。這里天地靈秀,草木在秋天便將要老去,可我卻因為一己之私,讓他們提前去報道了。如此亂了定數(shù)如何是好?再者就算不去報道,萬一去丞相那告狀了,那又如何是好?想到此,我看著我包里的曬干的桂花,嘆了口氣:“姑蘇林黛玉以淚還情,我就算涕泗橫流,也換不回早已風干的過去?!?當桂香飄到了鼻尖,我的懊悔愈濃愈烈。桂花已然枯死,可是它的香氣卻還散發(fā)至今。只是香氣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要消散的。最后只能永遠地存在于我的記憶中,或許在某次,我又會在別的地方,記憶重疊在我的腦海里。但是,我會不會薅它呢?只怕是人只要有機會,就又將淪陷。 下次,我究竟會不會薅它呢?這個問題,值得深究。我總是想著帶些什么,拿些什么,同樣的,我也在給些什么,依附些什么。為什么我就不能坐在那里,單看著落花之靜美。使我途徑它的一生,非要將它同我捆綁,非要將它帶走呢?或者,花已落地,我再拾走它,又如何呢?我想起黛玉葬花,可見哪怕花落了,它也屬于塵土。那么,對于時間,只能有一個結(jié)局了——絢爛屬于花的,殘敗屬于土的,只有最后我也落在塵土里,花才可能和我融在一起。 這時候,桂花的香氣又飄過來了,假如我不帶上它,我又能從哪里再找到它呢?分明知道花是屬于樹的,就算落下來,我也只是瞥見而已。何況它還沒落下來,我便硬生生地薅它。若說我愛花,便不該薅它,讓它枯死,若說我不愛花,便不會薅它,將它留住。所以,桂花啊,桂花,請原諒我。人性大概有個弱點——縱使知道不可為,也要成全自己。也正因為成全了自己,才會有如此多的悲劇。如此,君子難為,因為君子成人之美。 那我到底會不會薅桂花呢,不會了!我要感化桂花,讓桂花心甘情愿讓我薅。下次,我一定記得地詢問桂花的意見,如果不愿意,就吱一聲。 下次,我一定會問它的,如果桂花不同意,我絕對不薅它!這次是我沖動了,是我魯莽了,我檢討!我反思!以后我一定不會違背桂花意愿! 對了,在此檢舉芋某、明某、遠某三人雖然沒有和我共同作案薅桂花,但是他們撿桂花的時候,也沒有問過桂花意愿,希望她們?nèi)四軌蜃晕覚z討!而且他們情結(jié)更嚴重,桂花都作古了,還不放過它們! 臨書涕零,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