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黑幕!《吹響小山河》拿第三都高估,網友:描述落后就獲國際獎
青島電影學院一女生拒絕領獎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原因因為這個女生的作品獲得了第三名,在頒獎臺上直接拿著話筒,反駁評審,稱自己是學校18級的學生,也是第三名作品《吹響小山河》的導演。
對于這個作品,她個人出資了30多萬,很用心地拍了這部作品,而且在國際上拿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但沒想到在學校的電影節(jié)僅拿到了三等獎。
此言一出,大家嘩然。有很多網友質疑有黑幕,一定是評委收了錢,打壓這個學生導演。
但是這些網友們質疑其實都沒有看過原作。我看了這個短片,又看了拿到第一名的短片《紅日照青林》。說實話,只能說矬子里拔將軍,《紅日照青林》我的感官一般,拍攝手法也比較一般,敘事類似于非線性的內容,很多觀眾是看不懂的,類似于跳行的小作文。但是也比《吹響小山河》好很多了。甚至《吹響小山河》能不能拿第三都可能是導演看在有很多國際獎項的提名給的。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這兩部作品的色調都是偏陰沉的,而且都把國內描寫的很落后。
類似于這種片子在國際上上別說拿提名獎,就是拿獎項也多的不行。因為只要描寫國內貧困的內容,西方的電影節(jié)的評審們就非常樂意給高分!
要知道學生導演是未來國內電影的發(fā)展基礎,還是比較建議影視專業(yè)的學生作品,把立意立的高一些,達到世界的高度,起碼這兩部作品的立意都沒有特別高,而且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要去因為西方的審美去丑化自己。譬如影片中為啥做飯就非要把臉抹黑呢?現在還有多少農村家庭沒用上沼氣,用的是柴火,不是沒有,但是數量很少。顯然是沒有農村生活的人故意拍攝的內容。
而且這教室。。。故意找了個破敗的房子,有錢刷油漆,沒錢上玻璃,滿臉尷尬,為了突出窮而故意破!
筆者觀點:
這學生大概是國際的一些垃圾片子學的多了。
但我覺得劇情和場景撕裂而混亂。座機電話,口琴,錄音機,單放機加風力發(fā)電機,分類垃圾桶和全片馬卡龍色調……
這環(huán)境破敗的鄉(xiāng)村里,人們居然還能穿得這么干凈的衣服,鄉(xiāng)村教師還能梳著燙過的頭發(fā),甚至還畫著眼影,頭發(fā)上面沒有一點泥土和灰塵
導演像一個屈尊降貴的富家小姐穿著蓬蓬裙參加了一次義務勞動,她感覺她光臨了生活。
如果再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這個導演的思想還是蠻功利的:想象出來的農村,脫離群眾太久了。然后爭取拍的貧窮落后才能得到外國人的肯定和獎勵。
這片子真拿了一等獎恐怕才是真有黑幕!
圖源互聯(lián)網,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