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和】五鼠鬧東京殘局研究【5.3三國演弈日特別期】
各位三國演弈棋愛好者們大家好,我是三國演弈棋張棋士。最近在翻閱鄰家默小七的視頻時,在他的《五鼠鬧東京》殘局里看到一個局面,特此進行研究。
首先來奉上視頻鏈接和截屏照片: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局面。此時吳國僅剩單兵,魏國也只有一炮一兵(士相都用不上)。而蜀國有馬兵,若是東漢的三車一炮參戰(zhàn),吳魏必敗無疑。那么魏吳究竟有沒有辦法謀和呢?當時元老玩家走麥城說,如果魏吳配合得好,是有幾率和棋的。那么本人再看到這個局面后也是一頭霧水,想不到魏吳究竟怎樣阻止蜀國殺漢。直到本人再看到了一個排局后才恍然大悟。(本人這里先賣個關(guān)子)

由于魏吳本身都已無法取勝,因此也就不存在魏吳的勾心斗角。因此本殘局是本人個人研究的,并不是和其他棋友推演出來的(類似于三國演弈棋排局)。另外說明一下,本殘局的三個變例其實就是蜀國第一回合的三種走法。
廢話有點多,言歸正傳——

變例一:
1.兵4平5,兵6平5,馬10退12
2.兵5進1,炮3平5,馬12進11
3.兵5進1,兵5退1,馬11進12
4.吳10進1,兵5平4,馬12進14
5.兵5進1,兵4平3,馬14退13
6.兵5進1,兵3平4,馬13退12
7.兵5平6,炮5平4,馬12退14
8.兵6進1,炮4平2,馬14進13
9.兵6進1

本變例下,前期魏國憑自己的炮兵已經(jīng)可以守住蜀馬,到后期已經(jīng)有些防不住的時候吳兵及時趕到成功防住,蜀馬殺漢無望,變例一和棋。

變例二:
1.兵4平5,兵6平5,馬10進12

此時,看似已經(jīng)無法防住蜀國馬12進13的棋。但是魏國可以借蜀國是自己下家的優(yōu)勢走出:
2.兵5進1,炮3平13!

假如這個時候蜀國還走馬12進13的話,吳國即可兵5平6借刀殺人!如下圖:

也就是說,從第二回合開始,蜀馬就不能走到吳國的6路去。
2.……,……,馬12退11
3.兵5平6,兵5進1

此后魏國單方面即可守住蜀馬,變例二和棋。(此外,第一回合蜀國若是走馬10進11也差不多,大家可以自行推演一下)

其實前兩個變例并沒有太難,是變例三蜀國的著法困擾了我很久。因為我試過,當蜀國走馬10退11時魏吳根本無法阻止蜀殺漢!因此,在變例三中,魏吳根本沒有阻止蜀國殺漢的念頭,倒像是在排兵布陣,等著蜀國殺漢之后再發(fā)揮作用。
變例三:
1.兵4平5,兵6平5,馬10退11
2.兵5平6,炮3平5,馬11退12
3.兵6平7,炮5進2,兵14退1
4.兵7平8,魏9退1,馬12進14
5.兵8平9,炮5平3,馬14進16(魏國很關(guān)鍵的一步,不能讓蜀國掛角殺漢)
6.吳10平9,炮3平4,馬16進17【殺漢】

接下來魏吳開始了他的表演:
7.兵9平10,兵5平4+,空
8.兵10平9,兵4進1+,空
9.兵9平10,炮4進1+,空
10.兵10平9,炮4進2+,空
11.兵9平10,兵4退1+,空
12.兵10平9,兵4退1+,空
13.兵9平10,炮4退2+,空
14.兵10平9,炮4退2+,空
15.兵9平10,兵4進1+,空
16.兵10平9,兵4進1+,空
17.兵9平10,炮4進2+,空
18.兵10平9,炮4平1+,空
19.兵9平10,兵4退1+,空
20.吳9平8,兵4平3,【和】

看到魏國的走法,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三國演弈棋早期三大排局之《雄偉炮兵》中的技巧。當時蜀國就是利用這種方法逆襲取勝的。如果有記不清楚的棋友,可以去看一看某科學的鄰家索菲的專欄回憶一下。

其實這也算是三國演弈棋魏吳慣用的一種技巧了,因為東漢的三車一炮都在原位時才可應(yīng)用,只有在魏國4路的棋子才可如此消滅。
三國演弈,分久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