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丨H3 |組蛋白H3(兔抗體)的3種實用方法
組蛋白3(H3)位于細胞核內,與染色質結合。與H2A、H2B和H4一起存在于核小體中。
?

?
一起來看一下下面的3組應用實例:
?

1.2μg擬南芥染色質富集部分(1)和4周齡擬南芥葉片(2)中的3.75μg總蛋白,在12%SDS-PAGE上分離并在Immobilon-P(微孔,半干)PVDF膜上印跡50分鐘。在室溫下攪拌轉移至MTBS-T(5%牛奶)30分鐘后,立即阻斷印跡。在室溫下攪拌,將印跡在1:5000稀釋的一級抗體中培養(yǎng)1小時。傾析抗體溶液,短暫沖洗印跡兩次,然后在室溫下攪拌在TBS-T中洗滌3次,持續(xù)3分鐘。在二級抗體(抗IgG辣根過氧化物酶結合物,來自Agrisera,AS09 602)中培養(yǎng)印跡,在室溫下攪拌稀釋至1:20 000 30分鐘。按照上述方法清洗印跡,并按照制造商的說明用ECL檢測試劑顯影5分鐘。曝光時間為30秒。在肽中和試驗中,用于誘導H3抗體的肽在染色質富集部分(1)中的雙帶已被超越。染色質izolation如前所述(Zilberman et al.2008)進行,并進行了少量修改。
?

用15%SDS-PAGE分離30μg 5μl飽和8M尿素中的衣原體Reinharddi蛋白,并用濕轉移系統(tǒng)在100V下印跡1h至0.2μm硝化纖維素。用0.5%冷魚膠在室溫下攪拌,將斑點封閉1h。將印跡在原代抗體(抗H3)中,稀釋1:2500,在RT下攪拌1小時。用3X 15min TBS-TT在RT攪拌下清洗斑點。在第二抗體(日光800)1:5000稀釋中孵育30min,攪拌30min,用TBSTT沖洗1X 15min,1X與TBST一起清洗15min,然后用ODyssey IRD掃描儀掃描。
?

根據(jù)前面描述的方法進行免疫細胞化學分析(Rybaczek和Maszewski 2006)。將蠶豆根尖部分(1.5mm長)在PBS緩沖液(3.7%多聚甲醛)中固定45 min(18℃),用PBS洗滌數(shù)次,置于檸檬酸緩沖消化液(pH 5.0;37℃45分鐘),含2.5%果膠酶(Fluka),2.5%纖維素酶(Onozuka R-10;Serva)和2.5%果膠酶(ICN)。去除消化液后,在PBS中清洗根尖3次,用蒸餾水沖洗,并壓碎在Super Frost Plus玻片上(Menzel Gl?ser)。將風干載玻片用PBS緩沖5%BSA在20℃下預處理50分鐘,并在加濕空氣(4℃)中與針對H3組蛋白(Agrisera)培養(yǎng)的兔抗體一起培養(yǎng)過夜,將其溶解在含有1%BSA的PBS中(以1:50的稀釋度)。孵育后,用PBS洗滌載玻片3次,并用Agrisera二級山羊抗兔IgG DyLight?488抗體(AS09 633,1:1000)孵育1h(18℃)。核DNA用4′,6-二氨基-2-苯基吲哚(DAPI,0.4μg/ml)染色;西格瑪-奧爾德里奇)。在用PBS洗滌后,將載玻片風干并嵌入Vectashield熒光安裝介質中(Vector Laboratories)。使用配備有B-2A濾光片(藍光;λ ≈?495nm),用于DyLight共軛抗體和UV-2A濾光片(UV光;λ ≈?365 nm)用于DAPI。所有的圖像都是在完全相同的時間用dxm1200ccd相機記錄下來的。
?
Agrisera公司提供1000種用于植物和藻類細胞生物學研究的一抗,2000多種二抗。Agrisera公司提供的植物領域的抗體涵蓋擬南芥、萊茵衣藻、藍藻、松柏類、硅藻、大豆、大麥、蒺藜苜蓿、煙草、稻、菜豆、小立碗蘚、楊樹、豌豆、番茄、馬鈴薯、菠菜、小麥、玉米、葡萄等多個物種。艾美捷科技是Agrisera的中國代理商,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組蛋白H3(兔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