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工程師分“五個等級”,你在哪個等級呢?又該如何提升自己呢?
著名前蘇聯(lián)物理學家朗道曾經給出過一個五級物理學家的劃分,吳軍老師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五級工程師”的劃分。IT工程師分“五個等級”,你知道自己在哪個等級嗎?這個話題的意義不在于引發(fā)大家的焦慮感,而是幫助大家正面直視是自我定位,并給與自己一個未來奮斗的目標。

工程師分哪五個等級?
第五級:能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程工作。
第四級:能指導和帶領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作。
第三級:能獨立設計和實現產品,并且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第二級:能設計和實現別人不能做出的產品,也就是說他的作用很難取代。
第一級:開創(chuàng)一個產業(yè)。

如何實現升級?
1、認清自我,不驕不餒。
級別之間人與人的能力、能力圈的差距是數量級的。
對于工程師級別的劃分也是一樣的,優(yōu)秀工程師與普通工程師的差距是數量級的,而不是線性的,更不是想象的只差一點點?;氐阶约荷砩希ь^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代表性工程師,客觀評估一下與他們的差距,是否有種路漫漫而修遠兮的感覺?但是,我們不用失望,要知道,對于大航海時代的船長來說,正是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才支撐著他們戰(zhàn)勝了風浪和敗血癥,最終發(fā)現了新大陸。
你身邊一定會有你覺得是“菜鳥”的同事,對于這類同事,說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輸出是他們的 3~5 倍,可能你不會反對,但是捫心自問你的工作能力是他們的 10 倍嗎?如果這里你需要掂量一下,那么就默默放下你心中對他們的相對優(yōu)越感吧,畢竟你們之間還是在同一個級別,你們之間的差距很可能只是時間經驗的積累罷了。
級別之間的數量級差距是挑戰(zhàn)也是巨大的機遇。因為這也意味著每提高一級,會篩選掉大約等數量級的人,這也就意味著你具備了競爭更好的職位和薪酬的機會。

2、避開這些雷區(qū)
(1)逐漸進入舒適區(qū),從腦力勞動者變成體力勞動者。其實在長久的工作中是一個特別難堅持的事情。練級之路沒有捷徑,學習和成長本來就是痛苦的,習慣這種痛苦吧。
(2)喜歡研究武器,但是卻不上場殺敵。比如喜歡研究因為語言歷史和設計問題導致的一些晦澀且 trick 的用法,自覺高深,但是工作輸出上卻乏善可陳。
(3)在公司的整個商業(yè)行為中,技術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你不是那么確定自己要在這個技術方向上發(fā)展十年,那么你花一定時間研究這些技術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能忘了公司是有成本和效率要求的。容易“陷入技術做了 N 年,要不要轉管理的怪圈”不能自拔。上面提到了,每升一級,需要能力和能力圈的同步提升。因此「轉管理」對于不準備丟掉技術的工程師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你的影響力在第五級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使你沒有職位的授權,你推動很多事情都是流暢和自然的。工程師喜歡扁平文化,而且個個骨子里悶騷、桀驁不馴,如果不能服眾的話,轉不轉又有什么意義呢?
(4)喜歡用跳巢來漲薪酬。準確講,這種行為并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一種個人選擇。但是,希望你是因為自己能力全方位提升以后,公司暫時沒有適合你的職位和項目供你晉升,而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手段。

3、需要具備的特質
(1)喜歡并擅長深入思考,具有良好的思維體力,并且將思考作為日常的馬拉松。
(2)迫切,近乎瘋狂的要結果。
(3)談情懷,也談使命感,但是執(zhí)行上非常務實。
(4)成為稀缺資源。任何時候,稀缺的人才都不愁機遇。
我相信大部分工程師們對自己工作和生活都應該是有所憧憬和計劃的,但是無論什么事物,都是量的累計才產生質的飛躍,因此做好當下的每一步把!

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來說,新手學編程方法真的很重要,不然就會造成高消耗,低效能的情況。如果你想更好的提升你的編程核心能力(內功),下面的這個資料也建議去看看,對基礎提升挺有幫助的。
微信公眾號:C語言編程學習基地
整理分享(多年學習的源碼、項目實戰(zhàn)視頻、項目筆記,基礎入門教程)
歡迎轉行和學習編程的伙伴,利用更多的資料學習成長比自己琢磨更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