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 鄉(xiāng)情——劉萬鳴寫生 · 書法作品展
? ? “鄉(xiāng)情”是我心跡的表達。
榮寶齋當代藝術(shù)館即將為我舉辦同名展覽,展覽名稱由我最崇敬的靳尚誼先生親筆題寫。
展覽所展出的作品皆關(guān)乎鄉(xiāng)間風物、童年記憶、鄉(xiāng)教等,生發(fā)自我對鄉(xiāng)間、鄉(xiāng)教之體悟。吐露心聲,追憶寄情!望同道及方家教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劉萬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壬寅深秋于東城

展覽時間?
2023年3月18日—3月27日
主辦單位
榮寶齋
支持單位
全國政協(xié)書畫室
學術(shù)支持
榮寶齋藝術(shù)委員會
展覽地點?
榮寶齋當代藝術(shù)館
展覽地址
北京西城區(qū)琉璃廠西街19號榮寶齋大廈一層

劉萬鳴
全國政協(xié)委員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委員
民盟北京市文化委員會主任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中國畫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西安美術(shù)學院博士生導師
“意筆精微”的闡釋與思考
? ? ? ?“意筆精微”是我多年來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的追求,“精微”一詞出自《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本庸Х畹滦?、學思致知,于廣大處和精微處體會道之顯現(xiàn),以中庸的方式表達道之高明?!爸聫V大而盡精微”體現(xiàn)了儒家既尊奉道體之大,又窮盡道體之細,既從廣大處著眼,又從精微處入手,從而于平實中達到高明的中庸智慧?!熬ⅰ焙汀皬V大”的深層意義表達的是一種境界的追求,在追求寬廣博大的知識境界的同時,又能夠深入到細微之處,達到極致的高明。另外,《中庸》還談道“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它不僅是做人的大道理,也是作畫之道,《中庸》思想啟發(fā)了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
? ? ? ?“致廣大而盡精微”首先啟發(fā)了我作畫的觀察方法,觀物時,我理解的“廣大”是大局觀,“精微”是組成大局的細節(jié)。中國畫的筆墨表達,要在“廣大”和“精微”之間尋找一種恰到好處,同時具有辯證關(guān)系的表達方式,也就是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 ? ? 我作大畫,面對丈二或者丈七、丈八的紙絹,首先想到的是大局觀,具體來說,我會先用大寫意的筆法給整個畫面定型,然后從小處著手進行描繪和刻畫,形成一種既“仰望碧空”,又“穩(wěn)扎穩(wěn)打”的效果。這里的“仰望碧空”是指把整個畫面看作浩瀚宇宙,天地之寬,“穩(wěn)扎穩(wěn)打”即小處著手,觀察入微,刻畫精致。使“廣大”與“精微”,二者辯證統(tǒng)一,而不偏廢。
? ? ? 在傳統(tǒng)繪畫中,我們看到的是粗獷的大寫意筆法和工筆的結(jié)合,但是二者之間又是相對獨立的,也就是說“廣大”和“精微”是獨立分開而又合一的。而我筆下更強調(diào)的是把“廣大”和“精微”融為一體。
? ? ? ?我理解的“意筆”有多重意涵。首先是意境之美,是對意境的追求。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希望通過客觀的主題、客觀的物象,表達主觀的意向,也就是超越具象之有限,借物托言,物我兩忘,“神與物游”“思與境偕”,這是中國畫追求的意境,也是書法筆意的演變。談到“意筆”,我們會想到寫意,以及寫意精神的表達。中國畫歷來強調(diào)書畫同源,提倡書、畫用筆同法。我作畫時,極力強調(diào)“以書入畫”,以書法中的提案頓挫、疾徐、骨法、粗細濃淡、剛?cè)岬?,呈現(xiàn)中國書法的筆意精神和中國畫的審美特征,將“錐畫沙”“屋漏痕”等筆法運用到繪畫中,使“廣大”更顯“精微”,“精微”更具“廣大”。
? ? ?“意筆精微”是筆法、是境界,還有一層意涵是“古意”。中國歷代畫家皆崇古、摹古,但“古意”顯然不是簡單在技法上因循古人,要達到“意與古會”,重要是修養(yǎng)和審美上的提升,因此在創(chuàng)作時,我所謂的“意筆精微”也包含著重視作品對“古意”的再營造與再表達。
? ? ? ?對于“意筆精微”的思考,不僅是我個人的認識,也是我們當代藝術(shù)家對中國畫的一種詮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劉萬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壬寅深秋于鶴鳴堂

鶴鳴堂《硯邊寄語》
中國畫之“寫”要和精準的造型取舍渾然相融才是高境界,“寫”要在有意無意間才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刻意做作無境界之談。
黃賓虹的繪畫超越了“形”的概念 , 其繪畫體現(xiàn)了高度的筆墨精神境界;潘天壽的繪畫極講究“品質(zhì)”,在章法上力“窮”其心。?

《山水寫生》? ? 絹本水墨? ? 23x18cm? ???2021年

《山水寫生》? ?絹本水墨? ? 24.5x16.7cm? ? 2021年

《山水寫生》? ? 絹本水墨? ? 24.5x16.7cm? ? 2021年

《山水寫生》? ? 絹本設(shè)色? ? 27x18cm? ? 2021年

《山水寫生》? ? 絹本設(shè)色? ? 27x18cm? ? ?2021年

《山水寫生》? ? 絹本設(shè)色? ? 27x18cm? ? 2021年

鶴鳴堂《硯邊寄語》
北宋是中國繪畫之大成,完美再現(xiàn)了中國精神之華妙、博大、深沉??涤袨?、徐悲鴻師徒二人極力推之,當今習畫者應(yīng)研習不懈。西畫借焦點透視法表現(xiàn)空間,中國畫采用散點透視,而產(chǎn)生出空間的意味。

《觀秋》? ? 紙本設(shè)色? ? 57x46cm? ? 2015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21.5x35cm? ? 2015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6x17.5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7.5x16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7.5x16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7.5x16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24.7x16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7.5x16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7.5x16cm? ? 2022年

《寫生》? ? 紙本設(shè)色? ? 16x17.5cm? ? 2022年
鶴鳴堂《硯邊寄語》
中國繪畫中的氣論,在傳統(tǒng)的思想史、繪畫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萬物由“氣”而成,氣聚而生,氣散則亡。“氣”要求遵循規(guī)律、懂得陰陽。如何蓄養(yǎng)浩然之氣,這和自身環(huán)境、機遇、學識等密切相關(guān)。中國畫家要善于背上傳統(tǒng)的“包袱”,誰背到最后誰就能接古人之氣,借古開今。
《人物肖像寫真》? ? 紙本素描? ? 17.5x16cm? ? 2018年?

《人物肖像寫真》? ? 紙本素描? ? 17.5x16cm? ? 2019年?

《人物肖像寫真》? ? 絹本素描? ? 25x16cm? ? 2019年?

《寫生》? ? 絹本? ? 25x16cm? ? 2022年

《人物肖像寫真》? ? 紙本素描? ? 25x16cm? ? 2019年? ? ?

《人物肖像寫真》? ? 紙本素描? ? 25x16cm? ? 2019年

《人物肖像寫真》? ? 紙本素描? ? 17.5x16cm? ? 2018年?

《人物肖像寫真》? ? 紙本素描? ? 17.5x16cm? ? 2018年

鶴鳴堂《硯邊寄語》
畫畫不能處處謹慎,處處謹慎就小氣 。畫不可小氣、不可俗氣、不可火氣。年輕人不怕野霸氣,狂野不是俗氣,隨著年齡慢慢的增長,加上自己的修煉,就會達到靜氣。中國畫創(chuàng)作強調(diào)經(jīng)營位置,古代作品中在收藏的傳續(xù)過程中附加的印章和題跋大多是對作品意境的破壞。例如趙孟頫《幽篁戴勝圖》去掉題跋和印章,還原作品原貌,意境會變得更加悠遠。

《書論》? ? 紙本? ? 29x54cm? ? 2020年?

《書論》? ? 紙本? ? 29x54cm? ? 2020年?

《書論》? ? 紙本? ?29x54cm?? ? 2020年?

《憶事》? ? 紙本? ? 29x54cm? ? 2020年?

《憶事》? ? 紙本? ? 29x54cm? ? 2020年?

《書法》? ? 紙本? ? 29x54cm? ? 2022年

《書法》? ? 紙本? ? 29x54cm? ? 2022年

《云生麋過聯(lián)》? ? 紙本? ? 54x15cmx2? ? 2020年

?《紫藤花蔓聯(lián)》? ? ?紙本? ? 55x15cmx2? ? 2020年?

??《白云過拂聯(lián)》? ? 紙本? ? 54x15cmx2? ? 2020年? ?

《萬壑千山聯(lián)》? ? 紙本? ? 55x15cmx2? ? 2020年?

《白云館》? ? 紙本? ? 15x47cm? ? 2020年?
《幽花池》? ? 紙本? ? 15x46cm
2020年?獲獎情況:
《觀禪》獲“中國佛教人物畫大展”∕優(yōu)秀獎
《秋林澄懷》獲“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大展”∕銅獎
《秋月浩蕩圖》獲“世紀·中國風情文化大展”∕優(yōu)秀獎
《秋日猿聲》獲“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
《猿聲圖》獲“2001 年中國畫大展”/ 優(yōu)秀獎
“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六十周年全國美展”∕銅獎
《秋韻》獲“水墨畫大展”優(yōu)秀獎
《觀秋暢神》獲“第三屆中國畫家學術(shù)年展”∕優(yōu)秀作品獎
《碧空無際》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
《宋詞意系列》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天津展區(qū)∕銀獎
《碧空無際》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天津展區(qū)∕銀獎
獲天津青年美展金獎
獲中國國學研究會主辦的大展/金獎
《靈猿》獲“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大展”∕佳作獎
《猿聲圖》獲“中國書畫名家大展”∕銅獎 等
《寒林圖》入選“全國畫院優(yōu)秀作品展”
獲中國青年藝術(shù)家提名獎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宣部 2017 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中組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lǐng)軍人才“萬人計劃”
獲國際和平藝術(shù)大獎 / 金畫筆獎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著名藝術(shù)家系列精品展——劉萬鳴精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
作品入選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全國畫院展、青年美展等國內(nèi)外學術(shù)大展曾獲金、銀、銅等獎項
出版著作:
《中國畫論》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國畫論》河北美術(shù)出版社(全國高等美術(shù)院校優(yōu)秀教材)
《劉萬鳴畫集》
《劉萬鳴作品集》 《藝術(shù)典藏——劉萬鳴作品》
《畫道文心——劉萬鳴·書畫小品選》
《畫道文心——劉萬鳴·書畫小品選二》
《劉萬鳴作品》
《水墨精神——劉萬鳴作品集》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著名藝術(shù)家精品集——劉萬鳴》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藝術(shù)家系列——劉萬鳴》
《中國畫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普通高等學校藝術(shù)學科新形態(tài)重點規(guī)劃教材)
《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經(jīng)典叢書——徐悲鴻》卷
《中國著名藝術(shù)家圖錄——劉萬鳴》中華書局
《劉萬鳴素描寫真集》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
《中得心源——劉萬鳴書法作品選》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咫尺大象——劉萬鳴中國畫小品選》天津美術(shù)出版社 等個人專著二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