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語課》簡評

電影《波斯語課》是一部德國和俄羅斯合拍的以二戰(zhàn)德國納粹集中營為背景的電影。據稱這是一部有原型故事的電影。




故事以1942年納粹占領法國以及低地國家后搜捕屠殺猶太人開始,講述了一個猶太青年為了活下去而假裝波斯人(伊朗人),又因為正好有因為集中營的中級軍官需要一名波斯人教授自己波斯語而幸而得生。但是這位猶太青年并不會波斯語,他只能自創(chuàng)一門所謂的語言來教授這位德國軍官。在此后直到45年集中營被解放,猶太青年一直生活在恐懼和猜忌當中,但他最終還是獲得了德國軍官的信任并在德國軍官的幫助下得以活著走出了集中營,并最后利用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波斯語”向盟軍揭露了集中營的罪惡,讓那些眾多慘死在集中營的人們得以留下自己的名姓,得以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這又是一部有原型的二戰(zhàn)故事,讓人馬上想到了去年上映的《獵殺T-34》,而且創(chuàng)造方中也有俄羅斯。不過相對于《獵殺T-34》情節(jié)的3分實7分虛,這一次或許可以看做是6分實4分虛。真實的代入感更強一些。
影片的整體風格上,偏向于灰暗、壓抑,當然這是因為本身故事的需要,這個故事就不是《獵殺T-34》那樣的一個熱血的抗爭的故事類型。當然它也不是同樣以德國集中營為背景的故事《美麗人生》那種黑色中不失幽默不是浪漫的表達方式,而是一種相對更寫實的,更展現戰(zhàn)爭殘酷的、人性扭曲的,但是在黑暗中在扭曲中又能看到一絲絲人性光芒的表達方式。
在故事的主線——猶太青年教授德國軍官“波斯語”——之外,還有幾條分線,一條就是講述德國集中營管理者內部人之間的爾虞我詐——男女之間的爭風吃醋,上級和下級之間的猜忌和蠻橫。在這里,所謂的“雅利安優(yōu)秀民族”是那么令人可笑。而在另外一條分線中,猶太青年和意大利青年之間的投桃報李、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故事則讓人不禁感嘆人性中的善無論是在何處,都是會迸發(fā)出光芒的。
故事的最后,德國軍官帶著他的“波斯語”老師逃離了集中營,自己奔向夢里的地方波斯;而猶太青年則遇上了美國人,并向他們說出了被焚毀的集中營名單中的兩千多人的姓名——這些姓名就是他創(chuàng)造的“波斯語”的依據和詞源。
整部電影沒有什么大手筆,沒有什么太懸念的地方,沒有什么特效,可以說是一種平鋪直敘的表現方式,看到有評論說,這部電影相對《美麗人生》而言,故事性大于了反戰(zhàn)的思想性,這一點我是同意的,確實它的思想性并沒有那么強烈,雖則如此,但是個人認為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可以給8-8.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