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則退?現(xiàn)在輪到美軍的M1A2擔心戰(zhàn)場戰(zhàn)術(shù)了!


坦克作為陸地地面突擊的絕對核心,最大的作用是殲滅對方的坦克集群,打擊敵人的移動和固定的火力點。由于反裝甲的特殊性,要求高速穿甲彈頭,能夠盡量的直射打擊目標,這樣才能保持穿甲彈頭的足夠穿甲動能。因此當今三代主戰(zhàn)坦克之間的交戰(zhàn)距離,都盡量的在2500米之內(nèi)。這是因為高速穿甲彈的直射距離,基本都在2000米,在這個距離上再延伸500米,穿甲彈打出去仍然大致準確,但是再遠則不行了。距離過遠,則穿甲體的飛行和瞄準線發(fā)生嚴重的不一致。正是由于有極強的直瞄性能,因此現(xiàn)代坦克的直瞄射擊精度,比最好的狙擊步槍仍然高數(shù)倍,這是由于坦克穿甲彈的最高出膛速度高達1700米每秒以上,而最好的狙擊步槍的狙擊彈的最高出膛速度也很難超過1000米每秒,何況坦克的穿甲體的質(zhì)量比狙擊彈重的多,在空氣阻力下,存速性能強的多。這些因素都導致再好的狙擊步槍的射擊散布率也比坦克炮大。

兩者不能對比,還在于狙擊步槍的簡單觀瞄系統(tǒng),遠遠比不過三代坦克復雜的自動觀瞄體系,坦克具備靜對動射擊和動對動射擊的能力,更是狙擊手所不具備。先進坦克的能力強大,還在于有價格高昂的熱成像觀瞄設備,完全不怕白晝戰(zhàn)場的塵土滾滾,硝煙彌漫。甚至在完全沒有任何光源的情況下也可以發(fā)現(xiàn)2000米之外,比人體還小的多的目標。仍然可以瞄準激發(fā)。美軍的M1A1坦克最早在全球率先裝備了先進的熱成像儀。在白天可以穿透揚塵和煙霧中看到遠處的目標。在海灣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行進間率先發(fā)現(xiàn)一公里之外的沙丘中附近埋伏著的伊拉克的T72坦克!美軍坦克部隊的指揮官當即命令倒車到1500米之外,再向?qū)Ψ介_火!戰(zhàn)斗很快結(jié)束。美軍的M1A1集群,在1500米之外的距離上連續(xù)發(fā)射穿甲彈,將伊拉克的十幾輛T72全部擊毀,有些直接掀掉了炮塔。直到被擊毀,這十幾輛伊拉克坦克,還不知道打掉自己的對手是誰!
M1A1坦克裝備先進的熱成像儀,可以在純黑的夜間或者嚴重揚塵煙霧的環(huán)境下觀察2公里以上的目標,而發(fā)射的穿甲彈時,可以直瞄射擊2200米外的敵對坦克,而且M1A1可以實現(xiàn)15公里時速以下的動對動射擊。發(fā)射穿甲彈時,可以在1500米距離上擊穿550毫米的鋼甲!而對面的伊拉克的T72沒有熱成像儀,只有主動紅外觀瞄系統(tǒng)。這種落后的主動紅外大探照燈在面對熱像儀時,等于是一開燈就完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而且白天還很不好用。僅僅在性能上落后一代,就讓T72處于完全被動挨打的境地。

海灣戰(zhàn)爭后,各國都認識到為自家的坦克配備先進熱像儀、大威力穿甲彈和先進火控的好處。一些后來裝備新式熱像儀的先進坦克,觀瞄距離達到了夜間3000米以上,性能超越的美英在海灣戰(zhàn)爭后有點不思進取的M1和挑戰(zhàn)者2!
美國陸軍認為,某方99式坦克,早就配備了足夠先進的系統(tǒng),無論在白晝還是夜間,動對動直射距離,首發(fā)命中率和穿甲能力,都不在美國人的M1系列坦克之下!因此要求美軍的坦克手,在未來戰(zhàn)場面對中方坦克時,爭取在2500米的直射距離外就要搶先開炮,絕對不能接近到2000米再開火,因為美國現(xiàn)役坦克在這么近的距離上,賺不到任何便宜。

但是這種命令只不過是美國陸軍作戰(zhàn)參謀們的腦補,因為120毫米的滑膛炮在2500米之外就開火,完全無法確保首發(fā)命中,這種提前開火除了先暴露自己,并沒有其他好處。在觀瞄系統(tǒng)的性能并不能大幅度超越對手的情況下的率先無把握開火,基本就是自殺;能不能率先開火,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況且對手坦克還裝備射程在5公里以上的炮射導彈。更能對M1系列先發(fā)制人,因此到現(xiàn)在M1系列如何面對99系列實戰(zhàn),美國人也沒有一套可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