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的地平線》——種田的網(wǎng)游動畫你見過嗎?


驚聞《記錄的地平線》第三季制作確定。
本以為因為當初偷稅漏稅,這部動畫的企劃會就此腰斬。
因此,當看到這條消息時是相當震驚的。
除了震驚之外,我的心情也是相當喜悅的。
喜悅的地方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在看了這么多千篇一律,功力不夠的網(wǎng)游爽文之后。終于能嘗試新題材的網(wǎng)游+異世界的作品了。
?
不過,《記錄的地平線》嚴格來說也不算是新題材,因為他的第一季動畫早在2013年就播出了。只可惜當時這種題材并不是特別流行。所以,《記錄的地平線》熱度也不算高。
但從碟片銷量來看,《記錄的地平線》也不算差,至少兩季都是超過了保本線。所以,要說虧死倒也不至于虧死就是啦。
?


《記錄的地平線》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呢?
談及《記錄的地平線》,我總會把《刀劍神域 SAO篇》和《OVERLORD》這兩部動畫拉過來一起比較。
踩一捧一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在于,這兩部作品和《記錄的地平線》在設定有一些類似的地方。
首先是《記錄的地平線》和《SAO》,兩部在作品開頭的表現(xiàn)形式上都是數(shù)量龐大的玩家群體被關在了游戲世界。被關在游戲世界的玩家都得想辦法生存下來和找到回到現(xiàn)實世界的方法。
然而,不同的地方在于,《SAO》它給出了一個清晰的解決方案——打敗第一百層的最終BOSS。并且在游戲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之間建立起了很強的聯(lián)系——游戲內(nèi)的人物死亡會導致真實世界的人物死亡,將刀劍神域變成了貨真價實的死亡游戲。
而《記錄的地平線》呢,尋找回家的方法一直是作為主線劇情之一。而且,它還切斷了游戲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玩家不會死亡。只需要付出一部分記憶作為代價,就能夠復活了。
就是這一點設定的區(qū)別,兩部作品的風格就截然不同了。
《SAO》其實可以看做桐傲天如何迎娶白富美的故事,桐人桐姥爺作為主角的分量和身上的光環(huán)加了一層有一層。而那所謂的死亡游戲的設定,在現(xiàn)在眾多動不動就玩死亡游戲的作品里。反而顯得有些膚淺了。不過當時,在死亡游戲這個元素還不太流行的年代,《SAO》的開篇的確是相當?shù)捏@艷。
而《記錄的地平線》,沒有選擇這一噱頭,轉而是開始認真構建這個異世界從網(wǎng)游到真實世界的轉變。大到不會死,不會老,力量超人的玩家在這個世界是以何種身份生活下去,小到食物烹飪道具說明的變化。當然還有作者橙乃真希在前作《魔王勇者》里一樣,涉及到了部分的經(jīng)濟學,社會學的知識。

就爽文爽的純度來說,《SAO》的純度實在是太高了。以商業(yè)角度來看更是名副其實的成功,劇場版的路人緣更是好到爆炸。光是桐人和亞絲娜往那兒一站,人就不自覺地把錢送過去了。
但是啊,總會感覺《SAO》少了點啥,好像感覺整個這么大系列的作品,也就是為了讓桐人和亞絲娜反復出場。好像在不斷壓榨他倆的剩余價值。因為這過強的主角光環(huán)和主角待遇,讓其他人都成了連綠葉都稱不上的陪襯。
當然,這種猜測也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可能是我本人龍傲天作品看得太多了,所以《記錄的地平線》這種削弱了主角戲份的群像劇,我反而很喜歡。
不過,雖然說《記錄的地平線》主角不夠搶眼,但不代表主角沒有分量。不如說,主角城惠是這個世界觀里舉重輕重的存在,只是因為城惠人設性格儒雅隨和,加上平時總是擔任幕后操手。所以,不怎么搶眼。
但是,無論是整編服務器玩家完成兵不血刃的制度改革,還是擔任團隊開荒的指揮官,亦或者是去探索異世界回家的道路,在這些重要問題上。都是由主角城惠進行大方向的推動。而其他配角再在各自的章節(jié)里表現(xiàn)亮眼的一面。

其次是《OVERLORD》和《記錄的地平線》。兩者應該都是屬于種田文一類的。雖然類型相似,但風格完全的不同?!豆峭酢肥堑湫偷淖叩男暗缆肪€——身為主角卻是反派的定位。而《記錄的地平線》主角所做的事,所懷揣的理念都是偉光正。
至于其他的重要區(qū)別就是,骨王處在一個周圍全是菜雞,自己卻慫到家了一直在扮豬吃老虎,而他的部下一直把骨王腦補得十分厲害。絞盡腦汁地和空氣斗智斗勇。
而《記錄的地平線》則是相反,夾雜在已知和未知二象性的環(huán)境里,一邊要不斷地整合內(nèi)部的力量,同時還要面對復雜的外部局勢。全球數(shù)十個服務不同勢力劃分的玩家,以及慢慢變得真實的異世界和具有意識和感情的NPC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不斷地和眾多的競爭對手相互算計。
此外,《OVERLORD》雖然走的邪道噱頭十足,但長期只看見扮豬吃老虎這一種裝逼模式,很容易讓人看膩。而部分劇情又存在著引起三觀論戰(zhàn)的問題。
所以會感覺在被噱頭吸引進來以后,又會因為后繼乏力而導致觀影體驗下降。
?

反問
就這么對比下來,《記錄的地平線》無疑有著相當亮眼的地方和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
但假設他是在異世界題材流行的當下才推出的,他的銷量和知名度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可能數(shù)據(jù)上是比之前要好很多,但知名度可能還是會維持在一個不上不下的水平。
其原因的話,我自己也胡思亂想地總結了一下:
《記錄的地平線》相較于目前看見的那些粗制濫造,模板化的異世界題材小說的確有很扎實的功底和優(yōu)秀的劇情。
但不夠沙雕,或者是劇情過于認真讓他不能夠吸引足夠的路人。
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觀眾對動畫劇情和內(nèi)容的看重已經(jīng)被娛樂性和消磨性取代。看動畫的目的,也從動畫本身轉移到了話題討論上面。
而《記錄的地平線》在部分內(nèi)容上的討論需要一定的門檻。有門檻的事物,不管門檻有多低,都會阻攔相當部分人參與討論。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記錄的地平線》它在游戲設定上相當接近于WOW,FF14這類大型MMORPG網(wǎng)游。
如果能讓這部分群體盡可能的知道存在一部這樣的動畫,那又是否可以讓《記錄的地平線》大火起來呢?
?
第三季于2020年的10月播放,6年的時間,《記錄的地平線》面對的環(huán)境早已不同。不知道現(xiàn)在的這個環(huán)境這部稍微嚴謹。
稍微認真一點的異世界+網(wǎng)游的種田文能否再次煥發(fā)生機呢?
其實本來是想再談談作品本身,但寫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一些看點已經(jīng)遺忘得差不多了。就只能憑記憶寫出一些自己以前就有的觀點了。
總之,就讓我們期待十月份,《記錄的地平線》第三季的到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