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或書推
這月書單推薦發(fā)過了,而且又是月初,發(fā)下月就太早了,干脆另起爐灶,有想推的就推嘛,我本就喜歡隨性點。 1.《長安的荔枝》——馬伯庸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本書是以一個基層官員視角將一句詩擴充而來,篇幅不長,一口氣半天就能讀完。 情節(jié)起伏的規(guī)律,我覺得很像余華的《活著》,尤其是最后,時代更迭下的福禍相依,一個因為擺脫地主頭銜沒被砍頭,一個因為貶離京城躲過一劫。 我最后在想,我大抵是沒經(jīng)歷過類似這種的社會動蕩的,經(jīng)歷過的那段科技爆炸并不太相符。我們這個時代太安逸了,也許有因果關系,很多東西是經(jīng)不起敲打的,尤其是感情,沒有那種大背景的烘托,再小的打擊也會在小尺度的背景下被放大,以至被擊碎。而科技爆炸帶來的,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助力,太快了,我想慢下來,但時代裹挾著我,我辦不到。 所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小說是小說,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沉迷書籍是很快樂的,但也是很可悲的,希望大家都能意識到。 小說那么寫是必要的,就像《獵魔人》的作者安杰伊·薩普科夫斯基說的,我只是把獵魔人丟到了女巫的坩堝之中,讓他自己作出抉擇,他會因錯誤而飽受磨難,會得到洗禮,也會失去心愛之物……而這一切都得寄托在女巫的坩堝之中。 但現(xiàn)實不是,我們不可能跳出去,去看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我們只有自己這么一個時代,其他的都是道聽途說。也許過好現(xiàn)在很心靈雞湯,但又有多少人從高緯度去看這句話呢。 2.《青之炎》——貴志祐介 ?????
這本推理小說真心有點不一般啊。 主角就是殺人犯,而且開頭就告訴你了,全文圍繞著他的內(nèi)心活動與實際行動展開,講述一個學生如何實施完美犯罪,有限的知識,而且多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我很難沒有代入感,這倒不是說我想犯罪,而是說比起那些法醫(yī)啊,偵探啊,我更像是那個學生,離死亡的距離差一個身位。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推理小說,以及類似的偵探、刑偵、懸疑等等,我一直覺得這里面,邏輯是次要的,最后的犯罪揭秘也是次要的,驚艷我的從來不是一個幾乎完美的犯罪,而是伴隨著的人物刻畫以及情節(jié)起伏,這就像你看柯南,不還是沖著情節(jié)發(fā)展追下去的嘛,沒必要深究,也經(jīng)不起深究。 這本書從這個角度看,的確驚艷到我的軟肋了,上次帶來如此感受的是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可能可恨之處必有可憐之處吧。講這句話時,我不免犯怵,真不該把小說當作現(xiàn)實,你能看透筆下的人物,因為這人物是怎樣的,都必須用文字刻畫或者隱喻出來,而現(xiàn)實不是,你看不透別人,哪怕是你最愛的人,或者最愛你的人。 語畢,才發(fā)現(xiàn),這兩本書都讓我不免感嘆書籍是現(xiàn)實的避風港。要不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