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臺江精神心理醫(yī)院:被貼了“神經質”標簽的或許是這些人格障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有時會接觸到這樣一些人,在跟TA打交道的過程中,總覺得有些許怪異,盡管TA言談流暢,細想一番其中的邏輯和行為,覺得這人似乎“有點不正?!?。對此,我們總誤以為是個性問題,貼上“很作”“神經質”等標簽。事實上,這類人很有可能是患有某種人格障礙,曾有人把它定義為“社會危害最大的疾病”。

你可別驚訝,這也不能算是危言聳聽,在臨床上醫(yī)生也常常為之頭疼,因為這類患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治療配合度不高,導致治愈率也不高。
今天,就帶大家全面地了解一下人格障礙吧~
什么是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它是指人格特征顯著偏離正常,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系的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明顯影響職業(yè)和社會功能,造成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不良,甚至對整個社會帶來不良影響,病人為此感到痛苦或者令別人感到痛苦。人格障礙常始于童年或青少年,并長期持續(xù)發(fā)展到成年或終生。
一、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特點:“妄想型人格”,感覺過度敏感,反復懷疑他人在欺哄自己、強行曲解他人的善意言行。印象:這類人喜歡指責他人,對他人無差別地不信任與猜疑,以至于普遍將別人的一言一行解讀為居心不良。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會認為對方在拐彎抹角地攻擊、侮辱自己,并因此記恨在心,久久無法釋懷。

二、回避型人格障礙
特點:退縮、害羞、膽小、過分敏感、缺乏信心,認為自己無能、不夠格以及沒指望。
印象:這類人社交能力差,且總是避免參加社交場合,不愿意去結交新朋友。但其實他們想要與他人有親密關系,可是害怕被拒絕或得到負面回應,所以不敢去冒社交的風險。

三、強迫型人格障礙
特點:過分的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對規(guī)則、細節(jié)和計劃和執(zhí)著,固執(zhí)、不能隨機應變。
印象:這類人常常思慮過多,很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一旦感覺別人在懷疑自己,就會覺得非常不安。行為循規(guī)蹈矩、小心翼翼,害怕變通,給人刻板、僵硬、嚴肅沉悶的印象。

四、邊緣型人格障礙
特點:常有兒童期被忽視或虐待史,導致成年后空虛易怒、極度需要照顧,很害怕被拋棄,且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例如用自殺來威脅某人不要離開他們(約10%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死于自殺)。
印象:這類人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緒,行為沖動魯莽,有時有攻擊性行為,人際關系及親密關系不穩(wěn)定。他們渴望親密,但強烈而不穩(wěn)定的情緒反應往往會疏遠他人,造成自身長期的孤立感。

五、表演型人格障礙
特點:“戲精”,近乎病態(tài)的博取他人的關注,常表現(xiàn)出戲劇性的動作、浮夸的表情和不合時宜的性暗示言語。
印象:即使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們也常?!皽喩硎菓颉?,善于捕捉他人的情緒線索并據此迅速“進入角色”,從而使自己保持在關注的焦點中。他們給人膚淺、輕佻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印象。

請注意?。。?/strong>
請勿輕易代入某種人格障礙,如果需要獲得專業(yè)的診斷結果,請去往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獲得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