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導(dǎo)演話劇《北京法源寺》劇本臺詞文稿整理

普凈:寺廟有形佛門無形,我叫普凈,法源寺現(xiàn)任方丈。
譚嗣同:當修佛心遠離有形,我叫譚嗣同。
普凈:法源寺在北京西城牛街附近,宣武門外教子胡同東南側(cè)。
譚嗣同:我出生在北京宣武門外爛縵胡同寓所,家離法源寺很近。
普凈:法源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征高麗為死難將士所修建,武則天時期完成工程,賜名憫忠寺。
譚嗣同:長大后我經(jīng)常到廟里走動,見到的是清朝雍正皇帝重修寺廟時改名的法源寺。
普凈:我是1921年這座寺廟的方丈。
譚嗣同:我死的時候是1898年,我的靈就停在這兒。
普凈:寺廟是個好道場。
譚嗣同:寺廟是個好道場。
普凈:祈福。
譚嗣同:超度。
普凈:許愿。
譚嗣同:懺悔。
普凈:討論鬼神。
譚嗣同:討論生死。
普凈:僧俗。
譚嗣同:朝野。
普凈:出入。
譚嗣同:家國。
普凈:士隱。
譚嗣同:君臣。
普凈:人我,是非,情理。
譚嗣同:常變,去留,因果,經(jīng)世濟民。

普凈:我給你講講晚清。
異稟:好的,師父。
普凈:寺廟前任方丈佘云大和尚生前支持過戊戌變法,跟譚嗣同是好友,我小時候見過譚嗣同。
譚嗣同:我見過你嗎?
異稟:師父,譚嗣同在跟您說話。
普凈:閉嘴,那是牌位。他很會講佛法。
譚嗣同:我死之前,請求佘云大和尚為我超度,出世入世為眾生舍身,此即回向人間,這種回向后的舍身,才是真正的佛教。

普凈:給大和尚上香,也給譚嗣同及死難的朋友上柱香。我一直對晚清這段歷史,很感興趣。
異稟:師父。義士,我對晚清也很感興趣。
譚嗣同:你很有悟性。
異稟:我有異稟。
譚嗣同:我知道我為什么愛來法源寺,我想成為一個有覺悟的人,勘破生老病死,勘破政治棋局,勘破人倫俗世,勘破道德文章,勘破社會倫綱,勘破歷史千載,勘破宇宙萬象,穿越歷史亙古今,看破生死看穿人鬼。我知道自己離這種境界還有一段距離,小的時候家離法源寺很近,所以經(jīng)常到廟里走動,父親譚繼洵時任戶部主事,后來升至湖北省省長,清朝管這種官叫做從二品大員,所以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我所處的那個年代,正值沉疴百年的晚清帝國,彼時的文化人心,已經(jīng)沉淪到了亡國的邊緣,戊戌年我三十三歲,我想以我個人之軀打破數(shù)億國眾的意識桎梏,就好像在集體的潛意識的湖面上投下一枚石子,抑或用生命化作一道閃電去驚醒那深睡的人。
——待更——
如需整理話劇《北京法源寺》更多角色臺詞對白,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