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III號——《缺氧》星

9102年,由于生物圈I號遭到破壞,人們不得不在生物圈II號失敗的情況下,開發(fā)生物圈III號

本專欄對接視頻

本專欄與上期高度相關

廣告結(jié)束

既然視頻主題是生物圈II號,那么我們不妨也從生物圈II號講起。
眾所周知:
1991年9月26日,建造在美國亞利桑那沙漠中的"生物圈2號"實驗室開始啟用,4名男科學家和4名女科學家將在這個密封世界中生活兩年,過一種近乎與世隔絕的自給自足的生活。這項試驗的目的是通過研究植物、動物、昆蟲、空氣、土壤、人類和一個大型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在這座溫室中的相互作用及影響,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圈的運作規(guī)律。
生物圈II號設有5個野生生物群落(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海洋,沼澤,沙漠)。我是不太清楚群落是怎么定義的,但是海洋什么的是不是過分了啊。生物圈II號占地12 000平方米,最小的?!R爾馬拉海——11 350平方千米。還有2個人工生物群落(集約農(nóng)業(yè)區(qū)和居住區(qū))。
首次試驗
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入住生物圈II號,停留21個月后(1993年6月26日)離開。
第二次試驗
1994年3月6日,4男3女再次入住,1年半后離開。

失敗原因
1. 氧氣含量下降。貌似課本是這么寫的(不記得了),但這是結(jié)果,不是原因。土壤中的微生物消耗大量氧氣,產(chǎn)出很多二氧化碳。本該被植物消耗的二氧化碳,被混凝土墻吸收,從此比例失調(diào)開始。
2. 物種關系失調(diào)。雖然模擬了很多群落,但都是精簡版,正如綠色的血、軍事演習那樣是沒有靈魂的。雖然我國有14億人口,但人均森林占有依然有0.145公頃。而生物圈II號人均只有0.05公頃,這還是算上草原面積的結(jié)果。不平衡由此可見。
3. 水循環(huán)失調(diào)。 emmm,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道為什么。求科普。
玩游戲吧——III號
(只有300字寫游戲,我學習是不是太認真了。)
《缺氧》沒有混凝土墻,不會吸收我的二氧化碳。但是我每次都二氧化碳太高。。。人均森林占有0公頃。好像沒有森林的說法。但是人口密度絕對太大,導致我現(xiàn)在存檔快費了(別找沒視頻的)。所以是不是應該多挖點地,提高人均占有?
物種只有我,還有小動物,我還不會養(yǎng)。。。
水循環(huán)確實失調(diào),嗎?復制人不喝水、、、、我想想啊。emmm,哦,造吃的要水,就是說還是無法循環(huán)的。水可以電解產(chǎn)生氧氣,哦種藻類也要水,完蛋了。洗澡上廁所都要水。。。完了。目前我發(fā)現(xiàn)的只有把污染水變成干凈的水。據(jù)說在污染水用完前,游戲就會變無聊。但是復制人早晚要死的。2333
到這里,已經(jīng)順利的1000+字了,邊學邊玩系列的專欄到這就補完了,正在思考接下來學什么,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議盡管提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