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這三本書的人
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這三本書的人
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特別焦慮?
根據(jù)調(diào)查,
我國78%的人處于中度焦慮水平,
17.6%的人處于低度焦慮水平,
4.4%的人處于高度焦慮狀態(tài)!
焦慮好像成為了現(xiàn)代社會的通病。
青年人、中年人,
甚至是老年人和小孩子,
都會產(chǎn)生焦慮。
白巖松對產(chǎn)生焦慮的原因
有過這樣一番解釋:
不是因為沒有知識,
而是知道的太多了。
但是因為沒有上升到智慧層面,
沒有解決方案,
知道的更多就有更多的焦慮。
其實,我們更多的焦慮
是源自于內(nèi)心的不自在。
科技的進步,
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
在這禁錮中,
我們就會更加迫切地
想去追尋內(nèi)心的恬靜。
怎么辦?
幸好,我們還有莊子。
翻開歷史,
我們發(fā)現(xiàn),
那些讀懂莊子的人,
都怡然自得。
聞一多先生說:
“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p>
《莊子》以引人入勝的方式闡述哲理,
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對中國后世哲學、藝術(shù)、宗教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白讀了莊子,
寫下“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p>
蘇東坡讀了莊子,
雖感慨“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p>
卻又“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p>
陶淵明讀了莊子,
于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p>
01
莊子:人生的頂級玩家
如果我們的人生叫做“活”,
那莊子的人生就該叫做“游”。
現(xiàn)在的社會,
90%追求金錢,
5%追求權(quán)力,
3%追求道義,
2%追求哲學。
莊子追求的是什么?
是逍遙。
?、偾f子說: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人的一生,
就像透過縫隙看白馬奔騰而過,
不過一瞬間而已。
莊子提醒我們,
一生恍如一瞬,
總要留點時間,
看云卷云舒。
珍惜時間并非利用時間,
而是享用時間。
?、谇f子說: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住在一大片森林里,
也就只站在其中一枝。
偃鼠在河中飲水,
不過就只喝了一肚子水而已。
糧食再多,
也只是一日三餐。
真正智慧的人,
早就懂得給自己做減法。
減去雜念,
化繁為簡,
才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看莊子的《逍遙游》,
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
如果站在泰山之巔,
俯瞰河山,
就不會為花草凋零而耿耿于懷。
如果翱翔于宇宙,
我們的地球,
甚至是銀河系,
也不過滄海一粟。
在更高的維度上俯瞰人生,
世間種種都變得渺小,
就沒有什么事情想不通。
當我們的思想見過大世面以后,
生活中的各種令你困擾事情,
也不過九牛一毛。
02
莊子:中國文化中腦洞zui大的人
·《逍遙游》開篇,
描述了一個極其宏大的夢幻場景。
鯤化為鵬,
飛向南海,
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山木》中寫,
君子之交淡若水。
是俞伯牙與鐘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同心合意。
是魯迅和瞿秋白
腥風血雨中的患難與共。
莊子的腦洞有多大,
他可以寫出幾千里長的鵬,
也可以在蝸牛的觸角上建立國家,
還能把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比成水。
他創(chuàng)造了宇宙、造化、眾生、江湖、天籟……
王蒙在《與莊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中說,
莊子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與眾不同的哲學家,
古今中外獨此一人。
莊子最大的特點,
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
變成文學,
變成藝術(shù),
變成神話、寓言、故事、傳說。
03
莊子:王寵小楷珍藏版
《莊子》一書空靈透脫,
千百年來為之作注者難以枚舉,
在信息化爆炸的時代,
要想一一研讀難乎其難,
為了更加直觀切實的
契入莊子的精神世界。
出版社特地做了一番全新的嘗試,
以“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的繪畫為背景,
王寵小楷《南華真經(jīng)內(nèi)七篇》手書為骨架,
明末高僧憨山大師的《莊子內(nèi)篇注》為神理,
讓莊子穿越到一千多年的明代,
和這三位文人、書家和高僧融合為一,
完成一部形神兼?zhèn)洹忭嵣鷦拥?/p>
《莊子》珍藏本。
?、僖愿呱┥酱髱煹纳疃绕饰鼋沂厩f子意會之妙
《莊子》一書天機獨運,
難窺其涯涘,
倘無明眼人為一一點破,
將如泥牛入海不得消息。
明末高僧憨山大師《莊子內(nèi)篇注》四卷,
創(chuàng)作前后長達三十二年之久,
大師所釋,
循文衍義,剖析明暢,
于《莊子》文字血脈
以及悟道入手工夫,
均有精細指點。
他說:“《莊子》三十三篇,
只內(nèi)七篇,已盡其意,
其他外篇、雜篇皆蔓衍之說,
學者但精透內(nèi)篇,
便得無窮快活,非復世間俗人?!?/p>
這套珍藏版正是高僧注以秒解,
讓如今世人讀懂真正的莊子。
②以文徵明的山水人物觀莊子筆下的“博大真人”
文徵明是明代“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
他的山水作品
將人物與山水有機結(jié)合起來,
突出表現(xiàn)文人超然物外的境界與風骨,
筆墨精勁。
人物作品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形似,
更注重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與精神,
追求的是內(nèi)在的神韻,
格調(diào)高古,
少有人企及。
與莊子筆下
行走在天地間的“博大真人”氣息相同,
由畫觀文,
由文入畫更顯駘蕩飄逸。
?、垡酝鯇櫟目侦`筆觸書寫莊子的瑰麗詭譎
明代著名的書法家王寵,
是“吳門三家”之一。
其小楷《南華真經(jīng)內(nèi)七篇》創(chuàng)作于正德十一年。
書寫一筆不茍,
雅有書卷氣,
橫畫起筆尖露,
是歷代書寫莊子作品的罕見佳作。
誠如梁啟超跋中語:
“吾常謂雅宜山人書有道氣,遠在文待詔上。
茲卷淵懿靜穆,稀世瓌寶也?!?/p>
以王寵簡遠空靈的書法,
配莊子的意出塵外的行文,
可謂神理畢張,
意趣橫生。
《莊子》
一本書,一個人,
一個世界,一種思想。
新書問世,不可復制的shou版珍藏本!
04
道德經(jīng):鄭板橋書畫珍藏版
假如沒有《道德經(jīng)》,
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就會失去一半光彩。
兩千多年來,
它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
尼采說,
《道德經(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魯迅說,
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
馬云行商數(shù)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
錢穆說:“(論語)哪怕一天讀一章,
從二十歲到六十歲,可以讀到四十遍,
多者可以讀一百遍。
那都成圣人之徒,
那時的社會也會徹底變樣子?!?/p>
這本道德經(jīng):八大山人畫作珍藏版,
匯集了民國神童江希張白話翻譯、
道教真人白玉蟾注解、
書法大家趙孟頫楷書、
八大山人等清代四僧人插畫,
并配上口耳相傳雅音吟誦。
是一本珠聯(lián)璧合、強強聯(lián)袂的必藏版本。
?、倌纤沃麜亿w孟頫楷書墨寶,
他寫的《道德經(jīng)》是歷代寫經(jīng)的典范。
字構(gòu)嚴整,筆法圓熟,堪稱趙氏書法代表作。
帶領(lǐng)讀著從書法之道領(lǐng)悟天地大道。
?、谳o以清代四大名僧佳作,
石濤、八大山人、髡殘、浙江的名作為插圖,
筆墨丹青,相映成趣,
詮釋《道德經(jīng)》意境之美
讀經(jīng)悟道之余,還可賞覽筆調(diào)悠然、意境高遠的名畫。
?、圩锨逭嫒税子耋缸髯?,
著重于心性,而且文字凝練,直入心源。
《道德經(jīng)白話解說》是江希張10歲時所著。
學無前后,達者為先。
迄今為止都是人們學習《道德經(jīng)》必備參考。
05
論語:鄭板橋書畫珍藏版
論語,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圣經(jīng)
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給九十多歲時,
仍在讀《論語》。
馬云說,
重復看的書只有三樣:
《論語》、《道德經(jīng)》、《佛經(jīng)》。
朱熹終其一生都在讀《論語》。
這本匯集了鄭板橋手書書法、
明代高僧蕅益大師注解、
民國學者江謙補注,
配以鄭板橋竹、石、蘭插畫的《論語》藝術(shù)珍藏本。
一部堪稱豪華版的“中國人的圣經(jīng)”,
值得人人誦讀、家家藏閱。
?、俑呱q益大師佛家視角解讀論語
蕅益大師,明末四高僧之一,
是數(shù)百年間難得一見的博學高僧。
《論語》迄今有上千種譯注
而蕅益大師的注解,
借用佛家的視角讀入世之經(jīng)書,
不泥幾千年的舊說,
文字凝練,直入心源,
會給你另一種角度的見解。
?、卩嵃鍢驎?,以相證
為“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的手寫書法作品。
用隸體摻入行楷,世人譽之為“板橋體”。
古今罕見的《論語》全篇書法長篇巨作,
風骨清健峻拔,不群古今。
?、勖駠鴮W者、教育學家江謙先生補釋
他早年皈依民國高僧諦閑法師和印光法師,
和弘一大師李叔同是很要好的朋友。
他有深厚的儒學功底,又通曉佛法。
他在蕅益大師《論語點睛》的注解上用白話補充,
讓讀者更明白大師的微言妙義。
從《論語》中覺悟出世之道,
其補注也堪稱精彩絕倫。
在快節(jié)奏的年代,
多讀圣人經(jīng)典,與先賢神交,
才是真正的貴族教育。
無論多少歲讀,都不會晚。
06
有網(wǎng)友直言不諱:
我讀過老子的道德經(jīng),
讀過莊子的逍遙游,
讀過孫子的三十六計,
結(jié)果得了一個雅號:老莊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