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譯裴注】蜀書二·先主傳第二(7)

【1】閱讀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史學要籍叢刊”(2016年1版,2018年3印)《三國志》
【2】《三國志》本傳,市面上有不少翻譯,裴注翻譯較少,于是安記自力更生。該系列的出品,純憑Up不靠譜的中文水平,故不存在任何權威性,請帶著批評的眼光瀏覽。

P786

①《吳書》載:劉備前邊見到張松,后邊得到法正,都用恩情心意厚重接待,竭盡他殷勤的友好(表現(xiàn))。(劉備)順勢詢問蜀中地形,兵器府庫人馬的多少,以及各關鍵通道的里程,張松等人都詳細說明,又畫地圖(標示)山川、(各要處)位置,于是(劉備)完全知道益州的情況了。
P787

①《魏書》載:劉備趁勢刺激他的手下,使他們動怒,說:“我為益州征討強勁的敵人,軍隊白白辛勤勞苦,沒有閑暇安居?,F(xiàn)在(劉璋)堆積錢財卻吝惜獎賞功勞,(卻)指望各位為他拼命戰(zhàn)斗,這可以得到嗎!”
②《益部耆舊雜記》載:張肅有威嚴的儀表,容貌很偉岸。張松身材短小,行為放蕩,不管理節(jié)操,然而認識通達、精明果斷,有才干。劉璋派他拜訪曹操,曹操不怎么禮遇他。曹操的主簿楊修對他深表器重,稟告曹操征召張松,曹操不采納(他的建議)。楊修拿曹操自己撰寫的兵書給張松看,張松在宴飲間隙看了一遍就能背誦。楊修因此更加認為張松奇特。
③《益部耆舊雜記》載:張任,蜀郡人,家里世代屬于寒門。(張任)年少時就有膽量、勇氣,有志向、氣節(jié),在州府任“從事”一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