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史鐵生筆下那些深刻...


史鐵生筆下的柔情
1.二十一歲末尾,雙腿徹底背叛了我,我沒死,全靠著友誼。
——《我二十一歲那年》
2.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
——《病隙碎筆》
3.孤獨,不是在空茫而寒冷的大海上只身漂流,而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美好生活展開的地方,沒有你的位置。
——《務虛筆記》
4.拖延的最大壞處還不是耽誤,而是會使自己變得猶豫,甚至喪失信心。不管什么事,決定了,就立刻去做,這本身就能使人生氣勃勃,保持一種主動和快樂的心情。
——《最有用的事》
5.喜歡但是不愛,愛卻又并不喜歡,可見喜歡與愛并不是一碼事。喜歡,是看某物好甚至極好,隨之而來的念頭是:欲占有。愛,則多是看某物不好或還不夠好,其實是盼望它好以至非常好,隨之而得的激勵是:愿付出。
——《愛情問題》
6.一個眞正想死的人,不會再計較人們說什么。一個拿死說來說去的人,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并不是眞的想死,而是…“而是什么?”“而是還在……還在渴望愛?!?/p>
——《務虛筆記》
7.我搖著車在街上慢慢走,不著急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合歡樹》
8.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奶奶的星星》
9.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我與地壇》
10.誰說我沒有死過?出生以前,太陽已無數(shù)次起落。悠久的時光被悠久的虛無吞幷,又以我生日的名義,卷土重來。
——《病隙碎筆》
11.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
——《我與地壇》
12.危臥病榻,難有無神論者。如今想來,有神無神并不值得爭論,但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自然會忽略著科學,向虛暝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
——《我與地壇》
13.后來我終于明白,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面前都有可能加上一個“更”字。
——《病隙碎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