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鐵遇上溫度與味道,簡評森韻烏金五單元動鐵耳塞

作為一條大學狗,接觸HiFi也就是這2,3年的事,回頭一看從開始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略有見解也走過一些彎路,也正因為如此,所有買設備的資金都需要資金慢慢地攢,所以我盼望著有一天能遇到一條實力能配得上價格甚至遠超的塞子,而這個愿望森韻幫我實現了,那一天我遇見了烏金。

首先圈粉我的是烏金的外觀。不單調的設計風格,永不過時的黑色腔體中閃爍著散碎的金光,沉穩(wěn)大氣中散發(fā)著潮流的氣息,尤其在陽光照射下碎金的反光更加耀眼。烏金的腔體采用了類似qdc的公模,配帶舒適。導管采用了金屬導管,導音管處還有鐵絲網防止耳垢等進入導管,細節(jié)之處體現了森韻的用心。接口依然采用了普遍的mmcx接口方便后續(xù)換線。線材則是采用了8股混編,最外層還用透明的膠皮進行了包裹,做工精細,具體線基官方沒有給出,但跟謙總聊的時候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說:我對技術上的不感興趣,好聽就行。確實線材很大程度上是也是調音的工具,好聽就是好線。


在HiFi市場普遍浮躁的大環(huán)境下,做出兼顧性價比和音質的產品是十分難得的,而這也是森韻一直堅持的。之前的平頭大白大黑憑借著出色的人聲表現得到了燒油們普遍的認可,而人聲也成了森韻耳塞的一大特色。烏金也很好的繼承了這一特點,撲面而來的中頻就好像是春天暖陽下的微風緊緊將我包圍,那種略帶厚重感的溫暖感是我在之前的動鐵塞中沒有感受過的。聽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開頭的清唱仿佛讓周身的時間靜止,蔡琴那細膩又干凈的聲音讓人真的想認真地去聽是否有人在敲打著窗扉。再聽《渡口》,鼓聲下落,綻開,不失力度和深度,很好地渲染了整個氛圍。很顯然,烏金是一個暖聲的塞子,沒有動鐵的干冷,而五單元的硬素質也讓它在保留了出色的解析和分離的基礎上給人動圈的厚度與溫潤的感覺。高頻方面也毫不遜色,齒音控制出色,但似乎稍暗了一些,被突出的中頻奪去了風頭。在原線下,整體的風格會偏向人聲,樂器表現比如小提琴中提琴都有不錯的表現,吉他的泛音也不錯,聲場規(guī)整但略小,動態(tài)有所欠缺,如果想聽聽大編制交響可能不太合適,換平衡線可以有一定改善,之后會提到。另外如果你喜歡日系萌系acg,那么對不起,可愛的聲音聽起來可能年長了幾歲。所以如果你喜歡聽陳奕迅,莫文蔚這些港臺流行或者歐美流行,那烏金可能是你閉著眼都可以下單的選擇,流行人聲才是烏金的殺手锏。

以上的聽感是基于原線的,那接下來就說說烏金在平衡線下的表現。這根平衡線也是謙總推薦的,線基是和CP一致的,但還是那句話,好聽合適就是好線,應該還有能更好發(fā)揮烏金潛力的線材。上了平衡以后,一耳朵就能感覺到聲場打開了不少,除此之外三頻會更加均衡。相比原線,平衡下中頻的厚度有所減小但依然保留著原來的味道,人聲的距離也會稍遠一些,之前的撲面感和柔和感減少,可以理解成原線下人聲的邊界是比較柔和模糊的,而平衡則是收緊了一些輪廓感加強。同樣低頻變得更加凝聚有力,高頻和原線區(qū)別感覺并不大。其實我個人是更偏向于平衡線下的烏金的,可能與我之前的聽音習慣有關,兩者更多的是風格上的區(qū)別,喜歡哪個還是看個人的偏好。

烏金從參數上來看是十分易推的,事實也確實如此,用手機就能推出不錯的聲音,我用一加6聽已經能達到不錯的水平,(隨便說一下之前的聽感是基于飛傲m9播放器),搭配蘋果機也能有不錯的表現。
所以總得來說,烏金是一條不需要你刻意去搭配前端,簡簡單單就能感受音樂動人之處的耳塞。出色的外觀設計,過硬的素質加之森韻招牌的人聲調音,真的是市場中不可多得的初燒老燒皆宜的塞子,1680的價格也可謂是誠意十足,一句話,強烈推薦!
最后還是要夸一句謙總,實在大方,也祝烏金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