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棚拍攝摳像


摳像,是電影制作中的一種特殊效果。它是指利用后期軟件,將拍攝時通過鏡頭拍攝到的畫面進行部分或整體的處理,從而產(chǎn)生一種與原始畫面不一樣的感覺。
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由于場景、人物等不同,需要摳像的地方也千差萬別。比如在動作片里,為了表現(xiàn)角色的打斗,常常需要對角色面部進行虛化,以突出動作的激烈。又如在戰(zhàn)爭片中,為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往往會對人物的面部進行處理,讓他們的表情變得兇狠,以此增加影片的震撼感。
當(dāng)然,除了這些特殊情況外,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影視劇,都是采用這種技術(shù)來完成的。
那么,什么是摳像呢?其實,所謂的 扣 就是去掉,而 像 則是指被拍物體,即演員的臉。
具體來說,就是當(dāng)演員表演某個動作或者情緒,但此時,演員的臉上沒有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情緒,這時候,就需要用軟件把演員臉部的細節(jié)給去除掉,然后再重新補拍。
一般來說,使用這種方法,主要是為了彌補前期拍攝的不足,使觀眾看到更真實的效果。比如,有些影視劇中,因為某些原因,不能直接拍到演員的面部表情,這時,就可以使用這種方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影視劇都需要用到這種技術(shù),只有那些比較重要的場面,或者是一些有特定要求的片段,才會用到這種技術(shù)。而且,在使用該方法之前,還需要提前做好功課。
首先,我們要了解,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該方法,哪些地方不可以。比如說,在一些戰(zhàn)爭題材的電視劇中,一般都不會涉及到人的臉部,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使用這種方法了。另外,如果是一些科幻類的電視劇,那自然也是不需要使用的。
其次,要明確,什么時候要用到這個技術(shù),什么時候不能用。比如說,如果我們在拍戲的過程中,遇到了下雨天,那就沒必要再使用這個技術(shù)了。因為,雨水會沖刷掉我們臉上的油彩,這樣,就會導(dǎo)致我們的妝容不自然。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要使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