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了,父母的這些錯誤陪伴方式正在加重孩子的病情
抑郁癥的治療已不再是一個人的“奮斗”,而是一個家庭。
“自從孩子抑郁了,我們?nèi)易鍪裁炊夹⌒囊硪恚乱稽c小事讓孩子情緒不好了,孩子還問我,是不是因為她家里人才會這樣,我感覺我們所做的,反而讓孩子的心理壓力更大了,那么面對抑郁的孩子,我們家屬應該怎么做才是對的呢?”
以上是一位抑郁癥患者家屬的疑問。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會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種強烈的“愛”對于父母來說是一種好的方式,但是對于患有抑郁癥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壓迫和干擾。
孩子抑郁了,父母焦急萬分,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也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陪伴孩子,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最大的安撫和幫助。
1
不要過度強調(diào)孩子是一個病人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生病了,什么都做不了,不給孩子個人空間,萬事替孩子承包。或者過度在孩子耳邊念叨,給本身需要空間緩解、休息的孩子造成了一種逼迫性的壓制和干擾,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會以生氣、暴怒或者沉默、不吃不喝、睡覺的方式來應對和回避這些打擾。
切記父母陪伴抑郁癥孩子,應該建立在尊重、迎合和理解上,過度了往往會適得其反。
2
父母不要放大自己的焦慮
父母要淡定看待孩子患抑郁癥的事實,做好長期的陪伴心理準備。
當然,父母不要去放大自己的焦慮,過度的焦慮擔憂就是一種逼迫,也會無形之中推著你逼迫孩子去做些什么。
比如,你總擔心孩子在家里封閉不行,那么你就總會去嘮叨,嘮叨多了,孩子就煩了,這個時候,不妨靜下心找些突破口,心平氣和地去說,起到的作用好過你無休止的嘮叨。
嘮叨對抑郁癥的孩子是最沒有用的,甚至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大道理孩子都懂,父母如果不試著去理解他們,只是一味地去嘮叨,只會遭到孩子的厭棄、反感。
不要試圖幫孩子做決定,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不妨試著先和他們溝通。因為,這不僅僅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可以順利陪伴的一個重要保障。
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時,他才會愿意去信任你、依賴你,也會愿意去配合你。
3
父母要轉(zhuǎn)變表達方式
正確表達關(guān)心,積極和孩子交流情緒和感受。
比如,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居高臨下地評判對錯、實施懲罰,而是嘗試站在孩子的視角上,去看待挫折對孩子的影響,關(guān)注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zhàn)友。
你可以嘗試不質(zhì)疑、不否定孩子的一些感受和表達,鼓勵孩子說出心里的感受,耐心聆聽他們的傾述,不要急于給予建議。
平時盡量留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例如用餐和休閑時,多聽孩子說一說“廢話”,當孩子愿意說心里話的對象。
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要打壓、指責,不要說“能不能別哭了”、“哭什么哭,再哭就不要你了”這種話。而是學會傾聽,去分析孩子的情緒來源,來理解孩子。
4
不要要求患病的孩子“表現(xiàn)正?!?/strong>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讓他們覺得不順眼時,就會去指責孩子。但對于患病的孩子,那些“不正常”的行為其實是他們的癥狀之一。
比如,孩子可能因為動力不足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出現(xiàn)在餐桌上一起吃飯,甚至還不注意衛(wèi)生等,這時候如果家長責備或強迫孩子按要求做,反倒會把孩子的病情往更深的方向推。
所以,當孩子患上抑郁癥后,是需要父母也去做改變的,父母了解了和抑郁癥相關(guān)的疾病知識,是理解和溝通的首要條件。當然,好的共情、好的溝通,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也是促進孩子走向康復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