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就是擺脫父母的過程
? 經(jīng)常聽到一些父母埋怨孩子不聽話的事情,什么看黃片,早戀、逃課、考試作弊、賭博、玩游戲、離家出走、刷手機,反正不該干的事,孩子幾乎嘗試過。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擺脫父母的過程。難道看著孩子三四十了還依靠自己,在家啃老不成。這些都是孩子成長壯大的標志。這些標志大概有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擺脫吃奶的過程,這個階段就是上小學以前,也就是7歲之前。孩子哇哇墜地,不會吃,不會穿,不會走,更不會找安全地方休息了。需要父母的呵護,需要父母的衣食住行。半歲時,孩子會直起脖子望著你,有時會跟你笑,一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父母這時必定樂滋滋。一歲半歲時會走路了,父母會在一邊滿臉笑容。孩子二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xiàn)不聽話的現(xiàn)象了,等到了三歲的時候,孩子會有自己的小主意了。這時候,孩子會走也讓父母抱著。六七歲時,孩子會自己吃飯穿衣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基本不用父母擔心了。 第二階段,擺脫家庭過程。就是小學階段,也就是7~12歲。這個階段孩子由家庭教育轉移到學校教育。7歲之后的孩子會揣摩父母老師的心理,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微秒的認識,會故意說一些別人愛聽的話。這個階段突出的問題是,孩子不怕父母只怕老師。 第三階段,精神上的擺脫。這個過程在初中時期,也就是12~1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開始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孩子的社交面逐漸廣泛,各種各樣的思想會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孩子。孩子們變得極度自我,不愿聽父母和老師的話。他們在感情上想擺脫父母的束縛。是各種問題集中爆發(fā)的階段。就是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認為父母老師的管教多余了。等碰壁之后,碰南墻以之后才知道老師父母的話是金玉良言。 第四階段,物質上的擺脫。等孩子們學校畢業(yè)了,上班了,有了經(jīng)濟收入,就完全獨立了,父母相見一回孩子都難了。子女成家立業(yè),有了自己的生活。父母不應該多插手子女的事。父母的本意都是好的,都是為了關心孩子,但是父母的一些理念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往往孩子不樂意,父母氣的只掉淚,自討苦吃還落得一肚子氣。記住,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大了,該讓他們飛了。 父母的責任就是引導孩子盡快擺脫父母,完成各項生存技能,特別是學習的能力。教育不是教材,不是課堂,不是最好的家教、不是最好的輔導班,而是點亮孩子,讓孩子自己發(fā)光;是引導孩子對讀書學習的興趣;是獨立適應社會的各項生存法則;是獨立行走于江河湖海,溝溝坎坎。沒有海浪的拍打,沒有風吹雨曬,沒有坑蒙拐騙,孩子怎么知道父母的勞累辛苦,怎么能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我記得有個寓言故事叫黔驢技窮。以前貴州一帶沒有毛驢,有一個好事者從北方運來一頭毛驢,放到貴州山腳下吃草。山上的老虎發(fā)現(xiàn)了這個龐然大物,開始只敢遠遠地望著。久而久之,老虎發(fā)現(xiàn)毛驢要么用蹄踢,要么大聲嘶鳴,根本沒有別的本領。確認沒有危險后,老虎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我們的孩子要成為老虎,在遇到驢這種龐然大物時,一定不要害怕,要研究它,直至吃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