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NASA抄襲祝融號火星車,解決25年難題,以前技術哪里去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祝融號如何輕松沙地脫困,還不能理解為何美國要抄襲它??戳酥蟛琶靼祝?strong>祝融號火星車的懸掛系統(tǒng),一舉解決了美國火星車25年的難題。

按照科學交流沒有問題,可是NASA不打招呼這樣照搬合適嗎?另外,阿波羅時代的月球車技術哪里去了呢?
登陸火星不容易,中國一次就成功
《南華早報》在11月2日就曾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出的最新月球車似乎借鑒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的設計。

根據(jù)報道,其最新“揮發(fā)物調(diào)查極地探索車”(VIPER)也采用一款主動懸掛系統(tǒng),采用模擬尺蠖運動,從而幫助探測車脫困。

我們知道,美國早就提出了重啟月球的計劃,也就在最近將第一艘環(huán)繞飛船發(fā)射了出去,但是距離其登月計劃越來越近了,必須有一款登陸月球的探測車。
為了設計出一輛合適的登月車,必須參照曾經(jīng)的火星車和月球車的經(jīng)驗,并且要充分探索登陸地區(qū)的地形情況,以便于應對。
1997年,美國曾將第一輛火星車送上火星,這輛名叫“索杰納號”的火星車,僅僅在火星工作了3個多月,就因為被卡在石頭上結(jié)束了壽命。
2009年,勇氣號也曾被卡在一個軟沙坑里,無法脫困,傾斜的車身使得太陽能板無法獲得光照而發(fā)電,也最終壽終正寢。

盡管美國已經(jīng)8次登陸火星,但是成功率只有43%,飛行器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安全降落,有“7分鐘噩夢”。
這7分鐘里必須要做1000多個動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幸運的是,美國NASA有眾多的華裔工程師,他們以精湛的技術,幫助NASA實現(xiàn)了成功率更大的火星登陸計劃。
2021年2月19日,“毅力號探測器(Mars 2020)”順利踏上火星,獨特的空中吊車技術,讓人們十分驚嘆。
本來準備失敗的的備份方案終于可以放棄,NASA的助理局長托馬斯,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直接“唰”一聲,把“應急方案”撕了,往后一扔……

而NASA火星項目背后就是總指揮就是來自中國香港的李復國。另一位控制“毅力”號命脈的華裔科學家叫彭家彥,是NASA的首席工程師,負責極其關鍵的一個步驟:啟動模擬著陸系統(tǒng),也就是“黑色7分鐘”的最后一分鐘。

另一位給“好奇號”遠程更換零部件的就是華裔工程師嚴正的了。更不用說“勇氣號”的飛行主任陳哲輝,火星著陸系統(tǒng)的總工程師李煒鈞;“好奇號”探測器指揮長陳友倫,探測車車體的防冷設計鄒哲……

所以,當NASA看到我國嫦娥系列月球探測車,已經(jīng)祝融號探測車,幾乎100%成功,怎么能不降目光聚焦在我們這邊呢?

我們的祝融號火星車不僅實現(xiàn)了懸停避障,自主思考和尋找最佳地點著陸的能力,而且穿越障礙也經(jīng)受了考驗。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上安全工作已超過500天,于2022年5月進入冬季休眠模式。

祝融號即便在火星表面復雜的環(huán)境中,陷入困境時也有能力完成自我脫困。設計團隊充分考慮了可能遇到的困境:

1、陷入松軟的浮沉區(qū)域;2、被亂石堆卡??;3、有無法跨越的障礙;
對應也有三種解決辦法:1、讓前輪翹起;2、讓后輪翹起;3、讓中間的輪子向上收;
你發(fā)現(xiàn)沒有,春運時綠皮火車上售貨員也是這種方式躲避障礙:“啤酒、瓜子、飲料,收下腳”,不得不感慨:生活才是科學靈感的來源。

憑借優(yōu)秀的設計,以及出色的表現(xiàn),“天問一號”團隊問鼎“世界航天獎”。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主席接受采訪時說:
“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首次發(fā)射就同時包含了環(huán)繞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天問一號任務極其復雜,有許多火星任務都失敗了。(天問一號)的火星車在火星上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

是啊,天問一號2016年立項,2020年7月就發(fā)射成功,2021年5月登陸火星,一次就獲得了成功,怎么能不讓世界矚目呢?
登陸月球已忘記,中國一直做
美國最后一次登月還是在1972年,姑且不論真實與否,因為以后總會有答案。

超級大火箭“土星五號”已經(jīng)消失殆盡,其設計的月球登陸車,無論從重量還是避開障礙等方面,早已不適合登陸月球南極地區(qū)。
更何況美國阿波羅計劃登陸的地點都在月球的正面,相對平坦。與將要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qū)地貌條件完全不同。

而中國的月球探測車“嫦娥五號”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繞、落、回”,成功采樣返回。不僅如此,中國實現(xiàn)了月球背面的登陸,馬上也會登陸月球南極。

對此,NASA怎么能視而不見?美方如夢初醒,經(jīng)歷了多次失敗后,最后參考了中方的設計才使得問題得以解決。
可以預見的是,借鑒祝融號只是一個開始,之后中國航天的技術引領,將會有很多高光時刻。

但是由于美國在2011年制定的沃爾夫條款,限制了中美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所以不能交流,他們只能搬。

沒有的超大運力火箭,只有延期幾次的“鴿王”火箭,運載能力受限,之前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登月車只能做古。
盡管NASA新款登月車VIPER采用四輪機構(gòu),沒有像祝融號一樣采用六輪,但是懸掛系統(tǒng)原理一樣,用《南國早報》的評論就是:“中國設計的復制品”。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指責中國竊取NASA的技術,并且還禁止中美兩國進行科學交流,然而現(xiàn)實卻被啪啪打臉。
中國在航天技術上的發(fā)展速度十分迅捷,許多新的技術創(chuàng)新更是彎道超車,就說在探索月球上,我們是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也即將是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所以,對于美國NASA的技術抄襲,并不用感到奇怪,所謂“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就是這樣的。

中國已經(jīng)確認了完整登月計劃,預計在2030年前后,將實施載人登月飛行,然后與俄羅斯合作,建立國際月球研究站。這兩個永久基地的選址,估計都會在南極區(qū)域。到時候,月球?qū)侨祟惖男录覉@和探索太空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