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梳理的創(chuàng)作理論:點 線 圓 環(huán)

? ?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這一課主要是把創(chuàng)作表達理論,創(chuàng)作能量理論,創(chuàng)作狀態(tài)理論,創(chuàng)作情境(場)理論擰合在一起,共同梳理一下。
總體上看,這里是可以分為四部分的,從小到大,分別是點、線、圓、環(huán)。
? ? ? ?A
這里的點,指的就是能夠匯聚或分流我們精神能量的載體。這里的精神能量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注意力。
比較常見的載體,有思想、情緒、情感、欲望、人格等。
這些載體都是可以充當一部作品的主題的。也就是說載體相當于主題。
比如我們有一個‘人性本善’的思想,就可以據(jù)此組織材料來證明這個思想,從而形成一篇文章。
又比如我們有一個‘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情感,就可以由此組織材料來寫首詩,抒發(fā)這種情感。
A
這里的線呢指的就是精神能量的流動。在這里,其主要起一種溝通串聯(lián)各載體狀態(tài)與情境的作用。
比如你有一種快樂的情緒,那么這種載體會觸發(fā)你形成一種積極的思想,也會使你形成一種陽光的狀態(tài)。
精神能量的流動就相當于一部作品的內在的組織方式。
比如一部小說中展現(xiàn)一個陰暗負面的人物初始狀態(tài),就是從一種消極負面的思想內核開始的,而這種思想內核是通過精神能量流動擴散到人物整體的。
A
這里的圓,指的就是個體狀態(tài),指的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整體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狀態(tài)或面貌。
這種精神狀態(tài)是我們創(chuàng)作一部作品真正的出發(fā)點,比如我們是處在一種‘躺平’的狀態(tài),那么寫出的文字自然就會包含一種消極的思想,而這種思想就是這種‘躺平’狀態(tài)朝思想方面上的投影。
當然這種精神狀態(tài)也是一部作品想要達到的最終功效與目的。比如我們看一部宣揚正面積極思想的喜劇電影,到最后是會自身形成一種昂揚向上的狀態(tài)的。
A
這里的環(huán),指的就是催生個體形成某種載體或狀態(tài)的情境或形成場。
我們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處在一種情境或形成場之中,是這種情境或形成場促成了我們形成什么樣的思想或精神面貌。
情境或形成場的功效與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是一樣的,都是觸發(fā)個體形成某種狀態(tài)。
因此情境或形成場就相當于最終成型的作品實體。
A
某種個體狀態(tài)→某種載體→此載體下的精神能量流動→某種形成場→某種個體狀態(tài)
某種個體狀態(tài)→作品主題→此主題下的材料之組織擰合→作品成型實體→某種個體狀態(tài)
作者‘躺平’的個體狀態(tài)→‘努力無用’的主題→房價太貴,想靠好好工作根本就買不起房/工作不好找,天天996太累/太卷競爭太激烈根本就卷不過別人等→一篇宣揚‘躺平’的文章→一個讀者讀過之后形成了‘躺平’的精神狀態(tài)
接下來我們以簡單的議論文為例來闡述一下創(chuàng)作全過程,即一部作品從源起、形成、成型到對欣賞者發(fā)生功效作用的全過程。
作者‘躺平’的個體狀態(tài)是這篇議論文的源起,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努力到底有沒有用的話題,那么作者躺平的狀態(tài)就會對這一話題進行投射,從而產(chǎn)生出努力無用的思想,接下來這一思想又借助精神能量的流動組織起各種論證素材,于是一篇宣揚躺平的文章就出爐了,之后再有一個讀者讀一下,從而形成‘躺平’的狀態(tài)。
這里我們拿的是議論文來舉例,其實詩歌小說影視劇等其他藝術形式都是適用的。
也就是說點(載體)→線(精神能量流)→圓(個體狀態(tài))→環(huán)(形成場)是這些藝術形式拋開不同外殼后共同的東西。
好,今天就講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