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語境 證明 吸引力法則
我們都在追求一種東西,叫做自己的人生自己的Lifestyle(實相)
那什么東西創(chuàng)造Lifestyle(實相)呢?
?
?
結(jié)果累積起來就是你的lifestyle(實相)
?
也就是說,你現(xiàn)在的人生不是昨天決定的
?
是過去三年五年十年累積,做了很多決定變成你現(xiàn)在的樣子
?
所以我們今天相聚一場,展開這樣子的對話
?
我們在討論的是能夠讓你有個更興奮,更開心的人生對吧
?
那什么東西創(chuàng)造結(jié)果呢?
?
行動
?
你做什么樣的行動就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那行動又是怎么來的呢?
?
信念
?
你相信什么樣的事情你就會做怎樣的事情,這件事情就很好玩
?
從小到大,你在什么樣的家庭生長,什么樣的老師教育下
?
你交怎樣的朋友或者你喜歡看怎樣的書,你追蹤怎樣的Youtuber
?
這都會影響你喜歡看什么頻道,你喜歡跟哪些人相處
?
每天都在灌一些東西之后,久了之后
?
你就會自動去做那樣的行動
?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在討論
?
行動這件事情,也就是說你可能會聽到你的朋友說
?
「哎,我現(xiàn)在做A這個工作,可是我想要做B這個工作」
?
B可能每個月多三千塊,或者是我要做c,c可能沒有底薪,只有獎金,他們在討論的總是,行動跟結(jié)果
但是很好玩,我問各位一個問題
?
為什么為什么我們要上班賺錢? 為什么我們要上班? 上班是為了賺更多更多的錢嗎?
如果上班是為了賺錢,那為什么上班的人好像都沒有賺到非常非常多錢。
?
這個問題很矛盾,你會聽到很多人說上班是為了賺錢
?
可是上班很窮,怎樣怎樣的,然后上班是為了提高生活質(zhì)量,可是卻聽到很多人說上班結(jié)果生活質(zhì)量就沒了
?
出了什么問題?
?
他們可能沒有先找到他們想要的 lifestyle(實相)
?
我們應該先靜下心來,最后,最后我們到底要什么
?
搞定了想要什么之后,最省力的就是從信念先下手,因為你相信的事情不一樣. 所有的行動就會不一樣,結(jié)果就會不一樣
那要怎么搞定信念呢?
?
要搞定信念之前,先知道為什么我們會產(chǎn)生信念,因為我們曾經(jīng)喜歡一些感覺,什么感覺 ?
「貪戀」跟「厭惡」的感覺
?
舉個例子
?
我今天過馬路,撿到1000塊,好爽! 我喜歡這個感覺
?
所以我以后過馬路都特別注意地板,因為我喜歡在地板撿到1000塊! 我貪戀了這個感覺,我想要在撿到更多1000塊!
?
我今天過馬路,被車撞,好痛! 我討厭這個感覺
?
所以我以后過馬路都特別注意車子,因為我害怕再被車撞!
?
我厭惡了這個感覺,我想要不再被車子撞!
?
當我們「貪戀」跟「厭惡」時
?
我們就無法看到當下的所有的面貌,也就是所謂的實相
?
我可能因為貪戀在地板撿到錢的感覺,沒注意車子就被撞
?
我可能因為厭惡被車撞的感覺,所以錯過了旁邊地板的1000塊
?
也因此人們常常無法做出最佳的選擇,因為我們總被自己的「貪戀」跟「厭惡」的感覺框住,進而影響我們所相信的事情。
?
所以要改變信念,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
?
放下「貪戀」跟「厭惡」的感覺
?
或著不對任何感覺產(chǎn)生慣性反應
?
當我們把這些感覺都放下,或是不對這些感覺反應
?
那我們所有腦袋想的事情,就會瞬間進入淺意識,成為信念也就是我們相信的事,然后瞬間產(chǎn)生行動跟結(jié)果,然后產(chǎn)生實相。
?
所以為什么吸引力法則說,想象然后放下期待(Let it go)
?
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
所以努力釋放一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