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人工智能?ChatGPT到底是什么?
2023年3月5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談ChatGPT是大模型也就是大數據,強的計算,很好的計算方法。計算方法有進步,ChatGPT之于AI就像梅西之于足球很難人人都做到那么好。搜索百度ChatGPT解釋“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發(fā)布的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在其介紹中多次體現人工智能。很多人甚至稱ChatGPT是顛覆性的技術革命。
??? 那么大數據?人工智能?ChatGPT到底是什么?
??? 在很多人的認識里,大數據就等同于人工智能,可事實是這樣嗎?以過馬路為例。在中國人的認識里面是紅燈行綠燈停,這是一個邏輯。是怎么得來的?是法律規(guī)定的。我們是怎么認識的?是老師,是家長,是掛在馬路旁邊的警示牌告訴我們的。《【TED】談烏鴉的智慧》里面記錄了烏鴉“發(fā)明”了一種吃果仁的辦法,“把堅果丟到車道上,然后飛走,等待汽車開過。之后它們在馬路旁邊等待綠燈,然后飛到馬路中央安全地銜走那顆果仁”。烏鴉是怎么發(fā)現紅燈時車輛會通過,而綠燈時車輛會等待這時烏鴉就能安全的在人行橫道上吃果仁了?觀察-學習-知道規(guī)則-運用規(guī)則,大家 能夠理解這是智慧(智能)。那么大數據會怎么知道這條規(guī)則呢?首先分析。分析一千個行人在綠燈時通行,紅燈時等待;分析一千輛車輛也在綠燈時通行,紅燈時等待,得出結論紅燈行綠燈停。那么這里出現問題-現實社會很多人、車輛會“闖紅燈”。大數據如何判斷?這里我們要引入一個概率問題了,90%的人和車輛在紅燈時等待在綠燈時行動,剩余則相反,得出結論紅燈行綠燈停。學過概率的我們知道,運用概率來得出結論的前提是樣本的數據數量一定要大、樣本要多元,這就是大數據,樣本-歸納-【輸入邏輯(注:這里的邏輯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服從少數/X%×樣本數量y>Z=以上答案)】-得出結論。
???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智慧(智能)與大數據同樣得出結論,紅燈等待綠燈行動,智慧(智能)不就等于大數據嗎?
??? 那么我們再深入一層思考。為什么有人或車輛“闖紅燈”?車上有待產的孕婦、急需搶救的病人?車輛是警車,正在抓捕逃犯?一個人背著瀕臨死亡的家屬趕往醫(yī)院?這里就出現問題了,大數據通過概率來得出結論,在上述情況下運用的大數據來判斷紅燈或綠燈行動,機械的套用大數據,得出的結論甚至是錯的。這時有人就說了,可以窮舉緊急情況輸入在大數據的邏輯里面,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就可以判斷了,那么大數據不就等于智慧(智能)?可是這僅僅一個過馬路的問題,現實社會中諸多的問題我們能窮舉嗎?
??? 得出結論,大數據于人工智能(AI)旨解決人類面對的問題,而大數據會得出大多數人滿意、喜歡的回答,而我們期待的人工智能(AI)是能夠提供正確的回答。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一個種類(方向)而不等同于人工智能,筆者甚至以為從邏輯起點來看,大數據甚至不是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