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火,載人,新火箭……2020年中國航天很忙,世界航天也很忙
剛剛過去的2019年
全球共進行了101次航天發(fā)射

其中
中國34次
俄羅斯22次
美國20次
歐洲航天局9次
印度6次
新西蘭6次
伊朗2次
日本2次
中國連續(xù)第二年保持了太空發(fā)射數量第一

進入2020年
隨著眾多新型號火箭
小運載項目陸續(xù)進入試飛和啟用階段
加上多個星座項目組網部署工作
帶動全球航天發(fā)射活動會變得更加活躍
1.探火

火星作為目前太陽系內最受人類關注的行星之一,大約每隔26個月就會發(fā)生一次“火星沖日”。屆時,火星和地球將恰好與太陽來到一條直線上,而且兩者的距離會達到極近值。這段時間如果將探測器送往火星代價會比較小,因此人類的火星探測活動通常也會每隔26個月出現一次高潮。

在2020年10月就有一次“火星沖日”的機會。而為了趕上這一機會,確定的發(fā)射窗口期是7月份。在這一時間段,將出現空前的盛事——人類將有4個空間探測器飛向這個紅色星球。
美 ? ?國
火星探測的“資深玩家”——美國宇航局,即將在2020年利用宇宙神5火箭發(fā)射火星2020探測器。這項任務包含一個軌道飛行器、一架無人直升機和一輛全能的火星車。按照目前的計劃,這輛火星車將于2021年2月降落在火星的耶澤洛隕石坑內。

中 ? ?國
我們錯過了2013,錯過了2016,錯過了2018,2020年這個窗口說什么也不能再錯過了。我國將利用長征五號火箭發(fā)射火星一號火星探測器。按照計劃,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計劃同時攜帶“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在一次火星探測過程中實現環(huán)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成為全世界的第一次?!盎鹦且惶枴贝蠹s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時間抵達火星,降落于赤道附近。

歐空局和俄羅斯?
歐空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將聯手開展ExoMars 2020任務,利用質子號火箭發(fā)射歐空局研制的軌道器和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巡視器,以及俄羅斯研制的哥薩克舞號著陸器。巡視器將在火星表面進行為期至少7個月的探索,對采集的土樣進行分析,尋找可證明生命存在的生物分子或生物標記物。

阿聯酋
除此以外,以往名不見經傳的阿聯酋也將利用日本的H2火箭發(fā)射希望號火星探測軌道器,作為該國建國50周年的獻禮工程。

2.探月及小行星

我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將執(zhí)行月球采樣返回任務,這是自1976年以來第一次進行月球樣品取回任務(當時蘇聯的“月球24號”帶回了170克月球土壤)。
除此之外,印度重新啟動了月船3號探測器登月項目,力爭2020年發(fā)射,實現在月面上軟著陸,完成“月船2號”功虧一簣的任務。
私人投資建設的國際月球觀測站也計劃于2020年7月搭載電子號火箭發(fā)射,使用月球快遞公司的MX-1E月面著陸器著陸于月球南極。
美國宇航局于2016年9月8日發(fā)射的奧西里斯Rex探測器,將在7月份從小行星“貝努”上采集土樣。

已經成功采集到小行星“龍宮”土樣的日本“隼鳥2號”,則將在2020年返回地球。

2020年還將有2個太陽探測器發(fā)射升空。歐空局的太陽軌道器發(fā)射后,將在幾年的過程中,利用金星和地球的引力將其軌道提升到太陽兩極之上,為太陽觀測提供新的視角。印度的Aditya L1探測器將被置于太陽-地球拉格朗日L1點的暈軌道上,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旨在持續(xù)觀察太陽的粒子通量、磁通量等參數。
3.載人航天

2020年,我國的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也將迎來自己的首次飛行試驗。如果試驗成功,我國將拉開中國空間站建造的大幕。?
美國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和波音公司的CST-100星際客機飛船都完成了無人飛行試驗。在接下來的2020年,它們都將迎來自己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而對于俄羅斯來說,在經過一系列的無人飛行任務,以及搭載聯盟MS-14號飛船無人試飛之后,聯盟-2.1A運載火箭也將迎來它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此外,經過多年的延誤之后,俄羅斯在2020年11月將利用質子號火箭將國際空間站的最后一個模塊,發(fā)送至國際空間站。多用途實驗艙可向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并以引擎控制空間站,還可以增加對接飛船以及科研模塊的附加端口。

4.新火箭首飛

在2020年,按照計劃,將有一大批新型運載火箭進行首次飛行試驗并投入運營。印度的小型運載火箭SSLV、日本的H3火箭、歐空局的阿里安6火箭和維加C火箭、中國的長征八號和長征七號甲等火箭,這些“國家隊”成員都將迎來首飛。
商業(yè)航天公司中,維珍軌道公司的運載器一號空射火箭、螢火蟲宇航公司的阿爾法火箭等將投入使用。我國的快舟11號火箭、捷龍2號火箭也很有可能在這一年加入戰(zhàn)團。而已經成功實現商業(yè)發(fā)射的火箭實驗室公司,則計劃在2020年啟用新的發(fā)射場。SpaceX公司將試驗回收獵鷹9號火箭的二子級,從而進一步降低發(fā)射成本。
5.互聯網星座的部署

2020年的另一個看點就是,互聯網衛(wèi)星將會大量部署,進入大規(guī)模建設階段。
美國一網(Oneweb)公司將利用阿里安航天公司的俄制聯盟號火箭從法屬圭亞那發(fā)射部署300多顆衛(wèi)星。SpaceX公司最終計劃將在這一年部署700多顆衛(wèi)星。
我國的鴻雁星座也將在這一年建成一個“2+4+2”的系統(tǒng)。地球的近地軌道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擁擠狀態(tài)。
2020精彩紛呈
未來可期
素材來源 :
綜合中國航天報、高端裝備產業(yè)研究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