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60年美國民權(quán)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捕

? ? ? ?作為美利堅合眾國是崇仰民主、人權(quán)的國度,怎么這么多的民權(quán)主義者會在這里遭到抹黑、阻擋,甚至是失去生命,連累家人及家族。今天我要介紹的主人公叫馬丁·路德·金是非裔美國人,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美國牧師、社會活動家、民權(quán)主義者,美國民權(quán)運動領袖。雖然馬丁·路德·金離開我們已經(jīng)50多年了,可當提及還是倍感惋惜與遺憾,畢竟馬丁·路德·金先生還很年輕能為美國民權(quán)運動、爭取有色人種工作機會、自由權(quán)等做出很多卓有貢獻的工作。

? ? ? ?1947年,馬丁·路德·金被任命為埃比尼澤浸禮會教堂助理牧師。1954年9月,接受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教堂的聘請,擔任該教堂的牧師;同年,當選為蒙哥馬利市有色人種協(xié)進會執(zhí)委。1955年12月,被推選為蒙哥馬利改進協(xié)會主席,領導了蒙哥馬利對公共汽車的抵制運動。1957年8月,建立了南方基督教領袖會并當選為主席。

? ? ? 1963年,馬丁·路德·金與南方基督教會議的領導人一同在伯明翰領導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群眾示威游行運動。并在之后,位于林肯紀念館的臺階上,馬丁·路德·金發(fā)表了他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引起參與群眾的強烈反響。
? ? ?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fā)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后,被人刺殺,年僅39歲。從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馬丁·路德·金被美國的權(quán)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8名。

? ? ? ?馬丁·路德·金的聲望隨著1963 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和 1964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持續(xù)上升。然而,除了名氣和贊美,運動內(nèi)部領導層也出現(xiàn)了矛盾。馬爾科姆·艾克斯的正當防衛(wèi)和黑人民族主義理念引起了北方的共鳴,城市黑人的作用力超過了金為非暴力所作的號召。同時,金還要面對"黑人權(quán)力"運動發(fā)起人斯托克利·卡邁克爾的公開批評。

? ? ? ?2011年8日28日,馬丁·路德·金的紀念雕像在華盛頓國家廣場揭幕。在此前,只有華盛頓、杰弗遜、林肯和羅斯福等幾位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tǒng)在這里立有紀念塑像,馬丁·路德·金是第一位生前作為社會批評家的平民政治人物被在此加以紀念,也是第一位非洲裔政治領袖的紀念物,其意義非同一般。為何他能贏得和這幾位著名總統(tǒng)并列的聲望地位?正是他以和平抗爭維護了《獨立宣言》和《聯(lián)邦憲章》自由平等民主正義的基本價值觀,使他和這幾位總統(tǒng)一樣,為美國人民廣泛推崇而享譽美國歷史。
歡迎互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