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企圖通過“咬中國”挽救下跌的支持率,結果牙崩了

作者:刺客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上臺之后,一直將國家和民眾的切身利益當成賭注,試圖賭美國贏得與中國競爭。對他來說,只要美國能夠贏了,澳大利亞作為美國反華的“大功臣”,一定能夠獲得美國大大的獎勵,而他莫里森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將會更加穩(wěn)固,贏得下屆總理選舉,將如囊中取物。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美國無法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反而在這場世紀競爭中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美國失敗了,莫里森自然輸個精光。據界面快訊15日報道,最新民調顯示,澳大利亞民眾對莫里森表現的滿意度降至44%,不滿意度上升至52%,創(chuàng)下自去年3月份以來的新低。有分析認為:這種結果對渴望獲得連任的莫里森是一次重大打擊。
莫里森支持率的跳水式下跌,危及的并不僅僅只是莫里森本人,還有他所在的執(zhí)政聯盟。最新民調結果還顯示:如果在莫里森所領導的執(zhí)政聯盟和工黨之間二選一,47%的受訪者選擇前者,而選擇后者的高達53%。這就意味著,如果這種狀況無法獲得改變,執(zhí)政聯盟將會輸掉澳洲明年的聯邦議會選舉。
實際上,莫里森和他的執(zhí)政聯盟之所以會落到今天的這種田地,就是他們咎由自取種下的惡果。在莫里森統治下的澳大利亞,自去年初以來,一直追隨美國反華戰(zhàn)略的左右,一度成為了美國眾多盟友中挑釁中國最積極的國家,沒有之一。美國白宮主人都更換掉了,但澳洲的反華車輪卻仍然在越來越難走的不歸路上狂飆。
為此,堪培拉在涉及所謂“人權議題”、新冠病毒溯源穩(wěn)定等政治層面上對中國發(fā)起瘋狂挑釁,可以說是淪為了美國反華政治宣傳的“大喇叭”。與此同時,堪培拉當局還在軍事上追隨美國左右:日本駐軍、南海軍演、甚至還派遣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將澳洲的軍事資產變成了美國軍事挑釁中國的一顆螺絲釘。
莫里森當局死心塌地充當美國反華急先鋒,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中澳關系持續(xù)惡化,兩國貿易關系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作為對澳洲當局瘋狂挑釁行徑的一種回應,中方暫時無限期關閉中澳之間的對話大門,導致該國接連十多次重啟對話的請求,均遭到中方的已讀不回。
澳洲業(yè)界因中澳關系惡化而損失慘重,中澳兩國之間在政治、經貿和軍事等層面的溝通也都基本處于停擺狀態(tài)。莫里森在敲中國對話大門未開的情況下,妄圖借助防疫限制逐步放寬和促使經濟呈現好轉跡象,作為其爭取更多支持率的一種手段。不過,事實證明,莫里森一系列的掙扎最終還是失敗了,現在,他和他的執(zhí)政聯盟已經被失敗的陰霾所籠罩。
政治利益受到沉重打擊,莫里森非但不打算吸取教訓,反而試圖通過更瘋狂的反華表演,重新贏得民心。所以,據上觀新聞16日報道,澳媒日前披露,莫里森15日又出來炒作中國議題,聲稱他支持此前發(fā)表涉華錯誤言論的執(zhí)政聯盟議員,并叫囂“不會出賣澳大利亞利益以及所謂的言論自由”。
此前,澳洲議會議員帕特森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發(fā)表演講時,鼓吹全世界所謂“民主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對抗來自中國的所謂“干涉”。對此,中國駐澳大使館發(fā)表聲明,對帕特森錯誤的言論予以嚴厲駁斥,并向澳洲議會提出正式投訴。
個別極端議員對中國的污蔑遭到中方的駁斥,這在澳大利亞可以算是家常便飯,而莫里森作為一國總理,卻罕見跳出來管這閑事,聯系他日前對工黨政治領袖的潑婦式攻擊,足以說明民調落后的結果,已經讓莫里森陷入歇斯底里狀態(tài)中。對此,有分析認為,莫里森企圖通過咬中國一口,來挽救他不斷下跌的支持率。結果,他的牙崩了。
莫里森如果撞上南墻之后還不打算回頭,結果輸掉的不僅僅只是他的個人政治利益。他所領導的執(zhí)政聯盟,也會因為他的錯誤行徑而跟著一起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