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大英的大缺大德-痛打龍蝦兵~第一次布爾戰(zhàn)爭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重點介紹了 1871 年在非洲南部發(fā)現(xiàn)鉆石的事實。然后發(fā)生了一些意料之中的事情:1877 年,在德蘭士瓦接受英國吞并他們的建議后,英國吞并了他們。作為回應,德蘭士瓦總統(tǒng)托馬斯·伯格斯抗議這一行為,但同時呼吁民眾不要采取非法行動。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說總統(tǒng)并沒有特別反對共和國并入英國的殖民地。但英國當局此后的行為激怒了布爾人。

1879年祖魯戰(zhàn)爭之后,英國消滅了祖魯王國,解除了布爾人面臨的最大威脅。由于英國人統(tǒng)治德蘭士瓦共和國的三年期間,并沒有著手改善中下層布爾人的生活條件,也沒有增加投資、改善當?shù)氐呢斦?、?jīng)濟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許英國商人進行土地投機并且他們試圖向布爾人收取在吞并之前所有年份的稅款。而既然這筆債數(shù)額很大,那么,自然不會有人喜歡這種蠻橫的做法這一系列舉動引起了布爾人民廣泛的不滿情緒他們開始與試圖征收稅款的警c發(fā)生沖突。
布爾人迅速做出反應。1880 年 12 月 8 日,在比勒陀利亞和波切夫斯特魯姆之間的小村莊 Paardekraale,來自原南非共和國(德蘭士瓦共和國)不同地區(qū)的代表聚集在一起,經(jīng)過五天的爭論,決定再次宣布成立南非共和國,并用手里得武器對抗英國人的統(tǒng)治。

由P. Kruger,P。Joubert和M. Pretorius領導的臨時ZF也被選舉產(chǎn)生。并于 1880 年 12 月 16 日“和解日”在海德堡市宣告成立并升起他們的旗幟。

但對英國人的第一次襲擊發(fā)生在他們復國之前,即 12 月 14 日。當天兩個英國步兵連在管弦樂隊的帶領下沿著鄉(xiāng)間小路行走,管弦樂隊演奏著《Kiss me, mother》與《Good old days》” 一直到布爾議員出來迎接他們。
議員建議他們的指揮官放下武器并......投降,而埋伏在附近的布爾人早就瞄準了他們。英國人在拒絕投降后遭到襲擊。200 多人的英軍部隊,最終86 名英國士兵和軍官陣亡,剩下毫發(fā)無傷的20人與受傷的83人也被布爾人俘虜了。至于布爾人,英軍只殺了一個。
德蘭士瓦的布爾人是一個整體,沒有被帶英用民族分hua,并且大部分布爾男性都知道如何準確地射擊、騎馬、而且他們還熟悉地形——所以相較于英軍他們其實是有很多優(yōu)勢的。

但是德蘭士瓦的英軍對于戰(zhàn)爭,尤其是這樣的戰(zhàn)爭,是完全沒有準備的。這些士兵大多是直接從英國來到非洲年輕人,他們在來這之前大部分是在工廠里工作的工人,他們根本沒有時間來得及提高自身的軍事素養(yǎng)。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布爾人穿著由天然面料制成的自制服裝,而英國軍隊仍然使用他們傳統(tǒng)的鮮紅色制服。

在武器方面,大多數(shù)布爾人都裝備有單發(fā) .450 韋斯特利理查茲造步槍,它們能夠準確擊中 600碼外的目標。


與使用后膛裝彈的韋斯特利理查茲步槍的布爾人遭遇對英軍來說是極其危險的。除此之外布爾人還裝備了馬提尼亨利步槍 和斯奈德-恩菲爾德步槍。

不過數(shù)量較少,例如溫切斯特步槍或瑞士的維塔利步槍等步槍都有被他們使用。布爾人學會了在掩體俯臥著準確射擊,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打偏了,重新裝彈會讓他們失去良機。在社交聚會上,他們經(jīng)常舉行打靶比賽,比如在100多碼外的桿子上放雞蛋。布爾人還有突擊隊,他們都是經(jīng)驗豐富的輕騎兵,不止能快速突襲還能夠利用任何掩體對英國人提供準確而致命的打擊?!?/p>
當時英國步兵的制服為紅色上衣、帶紅色條紋的深藍色長褲、白色髓盔和漂白的皮革裝備,與非洲黃褐色的地貌形成了鮮明對比。Highlander(高地步兵?)穿著蘇格蘭短裙和卡其布制服(他們在第二次阿富汗戰(zhàn)爭中才穿這種制服)。

皇家炮兵的炮手穿著藍色夾克。英軍步兵的制式武器是帶有長刺刀的馬提尼-亨利步槍。。布爾步槍手可以輕松地從遠處向英國士兵射擊。但是布爾人沒有/不用刺刀,這使他們在近戰(zhàn)中處于劣勢,因此他們會努力避免近戰(zhàn)拼刺。


布爾人憑借多年與眾多非洲本土部落進行邊境小規(guī)模戰(zhàn)斗的經(jīng)驗,他們更多地依賴于機動性、掩體、槍法和主動性,而英國人則努力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軍事價值觀。普通的英國士兵沒有接受過射擊訓練,也幾乎沒有練習過槍法。英國士兵的步槍訓練主要是指揮官下命令要求他們齊射。他們就這樣被經(jīng)驗豐富的布爾人,各種黑槍,埋伏打慘了。布爾人一下子封鎖/包圍了幾個城市的英國駐軍,包括比勒陀利亞。

布爾人圍困英國駐軍導致了 1881 年 1 月 28 日的一場戰(zhàn)斗,當時英國軍隊試圖突破布爾人在萊恩頸的陣地。然而,由于損失了 83 人(布爾人僅陣亡 14 人),英軍被迫撤退。也就是說,他們敗了!而且,此后的布爾人也入侵了英國治下的納塔爾省。亨利·萊特·哈葛德爵士,一位著名的英國作家和許多冒險小說的作者,當時住在這個殖民地的一個農(nóng)場里,后來他回憶說:
“我們被敵人包圍了,每時每刻都在期待著他的進攻。我們夜復一夜地睡覺,有時連衣服都不脫,床下放著上膛的步槍,枕頭下放著左輪手槍;馬廄里總是有六匹備好鞍的馬。

在喬治·波默羅伊·科利將軍的指揮下,英軍部隊被派往布爾人的控制區(qū)。戰(zhàn)斗發(fā)生在 1881 年 2 月 27 日的馬朱巴山上,布爾突擊隊從多個方向襲擊了英軍。

結果,包括喬治·波默羅伊·科利本人在內(nèi)的 80 名英國人陣w,160 人受傷,60 人被俘。布爾人這次的損失也微乎其微:只有一人陣亡,六人受傷。到這個時候,英國人總共已經(jīng)失去了 900 人。

這場戰(zhàn)斗結束后,上面提到過的亨利·萊特·哈葛德爵士給他的妻子寫下了以下內(nèi)容:
“我們被告知,英國部隊因一系列失敗而處于恐慌狀態(tài),在最后一次導致可憐的喬治·科利爵士喪生的行動中,大量士兵想逃跑被軍官們艱難的攔住了。 “

在英國本土,此時對布爾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是極其消極的。首先,在 1879 年 1 月 22 日令人難忘的伊桑德爾瓦納 (Isandlwana) 戰(zhàn)役中,一些祖魯戰(zhàn)士摧毀了英國小分隊?,F(xiàn)在又在馬朱巴 (Majuba) 發(fā)生了新的潰敗。與此同時,威廉·格萊斯頓ZF向英國公民承諾,南非不會再有戰(zhàn)爭。在英格蘭,選民過去常常記住ZF的承諾因此他們必須信守他們在競選時承諾。

所以馬朱布的失敗起到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也是格萊斯頓ZF被迫與布爾人展開談判的原因。其實早在 1881 年 3 月 23 日,雙方就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議,隨后于 8 月 3 日簽署了“比勒陀利亞公約”。根據(jù)這份公約,英國承認德蘭士瓦的完全獨立,并且必須放棄對其人民的所有金融要求。誠然,布爾人承認英國的宗主權,但它只涉及外交政策問題,并不影響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趣的是,雖然在大會上布爾人的國家被稱為德蘭士瓦,但布爾人ZF已經(jīng)在 8 月 9 日宣布其國家叫南非共和國。P. Kruger 成為總統(tǒng),P. Joubert 將軍成為了南非軍隊的總司令。

1884 年 2 月,P. Kruger前往倫敦,在談判期間,他簽署了一項新公約,取代了以前的比勒陀利亞。在新的倫敦公約中,不再直接提及英國的宗主權。盡管如此,共和國的獨立性仍然受到一些條款的限制。

似乎在第一次布爾戰(zhàn)爭之后,局勢恢復正常令所有人都滿意:英國公民看到ZF正在照顧他們并履行其選舉承諾,布爾人很高興英國人不再向他們索取巨額稅金并且他們可以繼續(xù)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隨后在 1886 年 2 月,在南非的土地上也發(fā)現(xiàn)了黃金。而且雖然它完全徹底地落入了私人的腰包,但它的發(fā)現(xiàn)徹底改變了英國人對這個“偏遠地區(qū)”的態(tài)度。

現(xiàn)在,它從一個荒涼的角落變成了一塊令人垂涎的土地,人們可以在這里快速賺大錢。在非洲,就像以前在印度一樣,涌入了一批英國定居者。人們?nèi)ツ抢飳ふ逸p松的錢。
所有這些都極大地增加了非洲南部的英國人口。英國人又開始覬覦起了布爾人管轄的領土上的權利,許多英國人開始要求與布爾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一個真正無法解決的矛盾出現(xiàn)了,只有一場新的戰(zhàn)爭才能“解決”它!。。。。。。。。
好了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