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憂參半的小眾之選 | 試奧迪Q3sportback
作者 —— 咖加用戶:塔主


這兩年溜背遍地開花,多在轎車上嘗試的造型漸漸走到了SUV上。途昂X、卡宴COUPE、探岳X、途觀X,再到今天的主角Q3sportback。擁有溜背線條流暢的車往往運動性都比較突出,在傳統(tǒng)的認識里,有這樣線條車的運動性一般是優(yōu)于普通車型的,但SUV一直被拒之門外,因為運動型SUV有悖運動初衷的,風評如此,市場也如此嗎?


想給大家分享一則購車故事。筆者有位同學,他的買車需求相當奇怪,在筆者眼里看著甚至有些"奇葩"。他的要求是什么?120+預算;首先車子要夠漂亮,符合年輕人的張揚同時不能太高調(diào);其次必須4門;動力要求不高,也不能太差。奇不奇怪?車要漂亮,還得四門。按理說,想要更好看的造型,往往兩門車更吸引人。我問他為啥非得四門,他的回答是"照顧一定的商務需求"

今天我們市面上看到的各種"匪夷所思"的四門車,像奔馳四門GT、四門8系可以說就是為這個需求的群體專門定制的。同價位M5、E63不好?更實惠的價格給你更炸裂的動力,但人家根本不買單。他們在筆者多次的強烈安利下,"我不會買這些車"每次都像鋼針一樣直戳筆者內(nèi)心。最后這位老同學在總裁/8系/GT中排除又排除,給8系下了大定.....

筆者從中非常深刻認識到了"需求的多樣"和"固定搭配的枷鎖"。Q3sportback這種車,也就是在這種需求下誕生的吧。持"傳統(tǒng)汽車觀念"的人或許不認可,但市場需要。歷史上,當下,"看起來另類的汽車"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消費者的需要。再回到今天要講的Q3sportback,筆者一點都不覺得這種車誕生很奇怪。發(fā)出這臺車的朋友圈時還特別打了一句"這種車為什么會存在?",也算自己回答自己了。許久未聯(lián)系的老班長在下面評論了一句:"有點帥,這是什么車?我好喜歡。"你看,說不定以后他就會買這款車呢。


但"傳統(tǒng)守舊"的筆者,要是有同樣預算可就不會這么想了。開起來怎樣?這次出行是筆者蹭上的一趟試駕活動。從成都到海螺溝,經(jīng)??垂P者文章的讀者相信也非常熟悉這條路線了。整個行程下來這車給筆者的印象是"喜憂參半"。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臺車的表現(xiàn)吧試駕車型 2020款 Q3sportback 45TFSI quattro 豪華型

先說說動力表現(xiàn),中功率(大眾家族里算中功率,在Q3sportback里為高功率)EA888 2.0T在這臺車上的動力表現(xiàn)非常充沛。體感符合奧迪官方給出的6.7s零百加速成績。動力響應上,這車的響應整體慢半拍,奇怪的是輕微的油門輸入下響應特別好,只要超過了"輕微",慢半拍的表現(xiàn)就會充斥全程。

轉向超級好評。這就是兼顧日常與駕控的轉向手感。方向盤可調(diào)節(jié)范圍很廣,特別是前后調(diào)節(jié),好評。初握方向盤三九點附近,初會覺得有些硌手(上面的凹點),時間久了以后發(fā)現(xiàn)特別好抓握。

接下來說說轉向手感:在20km/h以下,轉向輸入阻尼增益幾乎沒有,回正力矩也很小,方向盤輪起來沒有任何中心感,就是大家熟悉的"奧迪味";在20-40km/h這個區(qū)間,基于上面的手感,隨角度阻尼變得稍微大一些,回正力也開始有了細微的感覺;到了40-80km/h附近的區(qū)間,隨速隨角度的阻尼變化開始異常明顯,打方向開始有些沉手,方向中心感變強。依靠車輛本身緊湊的車身和底盤優(yōu)秀的動態(tài)響應,還有避震出色的支撐,這個速域內(nèi)駕駛Q3sportback在山道內(nèi)快速行進是很有信心且快樂的;(打重點,劈彎不會出現(xiàn)夸張的姿態(tài))時速超過80km/h附近時,隨角度的阻尼變化會變得特別大,手部力量弱的人可能需要兩只手打較大的轉向。


特別注明:這四個階段的銜接過渡是很柔和的,你能感覺到手感的變化,但絕對不突兀。對Q3sportback來說,這樣的手感非常符合其略微運動化定位。

和轉向手感一樣,底盤表現(xiàn)也是趨于運動化。別看離地間隙挺高,過彎、緊急變線時避震器的支撐性穩(wěn)得一批,沒法感覺到自己是在開一臺SUV。支撐這么好,日常不會難受?并不會,底盤不吵,胎噪噪音很小,除懸掛和車身外較厚的胎壁也為Q3sportback提供了這樣良好的行駛質感。

這就是運動又高級了嗎?不不不,低速時懸掛處理大顛簸不果斷。舉例減速帶,你感覺避震器和彈簧已經(jīng)及時處理好時,其實他沒有,它們還會再小小蹦跶一次。中高速行駛時,還是減速帶舉例,整個懸掛系統(tǒng)會非常干脆利落且?guī)в幸唤z韌勁處理掉這個顛簸,很顯高級。一到了高速巡航就不行了,路面信息全來還會被放大,胎噪變得異常明顯,風噪也隨之而來。

需要注意的是,筆者試駕的是頂配車型,座椅有S刺繡和腿托加持,乘坐體驗可能會和其他版本Q3sportback有較大差異。不裝了,全系Q3sportback都是這個座椅/方向盤(和Q3區(qū)別主要是翻毛皮款座椅的拼接樣式不同)。


從視覺上來說,全車座椅用的皮+翻毛皮材質,加上前排座椅的s刺繡的心理加成,很有運動風格。就不說座椅,這一套內(nèi)飾,方向盤是S運動款,座椅也是,算上新的車機系統(tǒng),你說這是S3或者新出的SQ3我都信,除了明顯大眾味的擋桿。


前排座椅包裹性和支撐性不錯,就這兩個方面大哥Q5L比他差多了。后排座椅和空間比想象要好一些,可手動調(diào)節(jié)前后與靠背角度好評,但問題在于坐墊往前調(diào)了不能增大靠背的角度,靠背角度只能往小了調(diào),這對乘坐舒適度有多大幫助呢?算了,不給這好評。(這個后排座椅調(diào)節(jié)的最大作用應該是提升后備箱的裝載能力,而不是提升后排乘客舒適度)

座椅兩側的小儲物盒來得很實在(但同時也侵占了車廂橫向空間)。后備箱備胎蓋板和Q3一樣,多層設計很有意思。想要備胎坑的儲物空間大一點就把蓋板提起來卡在上面一層,想要裝載能力大一點,就把蓋板往下一層卡,好評。(當然,本段所提及的功能,大眾系探岳、途觀-高配 也有)

腳感上先說剎車吧。剎車腳感和制動力都不錯。剎車偏硬,明顯的"德味"。踩下一小段空行程后,踏板行程和力回饋呈讓人非常舒適的正相關變化,制動力和踏板行程的變化同樣如此。官方百零制動距離35.8米,這樣的制動表現(xiàn)配上這樣的剎車腳感,踩起來真信心十足。而油門踏板則是另外一回事,和多數(shù)奧迪一樣,整個行程幾乎沒有什么力回饋,還輕得不得了,初次上腳很容易踩不到輕重。


變速箱響應和平順性欠佳,換擋速度中規(guī)中矩。起步時油門稍微大點到2擋松油滑行,會有極大概率獲得一次頓挫。3擋及以下?lián)跷徽P旭偨o油/松油,也會有極大概率獲得一次頓挫。變速箱響應明明很一般,轉速表還經(jīng)常騙人給你說降擋已完成。若是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儀表盤轉速明明已經(jīng)打了上去,發(fā)動機轟鳴沒在,動力也沒來,轟鳴和動力兩位總是會慢一些。


兩種駕駛模式。D擋適合拿來作經(jīng)濟模式使用,該轉速下?lián)Q擋變速箱響應之慢,經(jīng)常需要踩到超過1/2的行程才會進行換擋。該擋位下如果不踩到強制降擋開關,絕大多數(shù)時候(我試駕的情形內(nèi))變速箱都不會降到當時能允許降下去且能獲得足夠加速度的最小擋位。S模式變速箱響應會好很多,但礙于發(fā)動機本身的響應,還是沒有那種直接暢快的動力享受。該檔位下激烈換擋附加而來的頓挫,常常讓同行人員感到不適和難受,暫且就把這當成運動化的氛圍渲染吧。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配置。咱們拋開Q3sportback造型的溢價,同為頂配Q3sportback要36.18萬,Q3只要35.68萬他有車道保持、并線輔助、后備箱記憶等等,Q3sportback居然沒有。甚至車機支持的投屏也不如Q3,Q3sportback全系僅僅支持蘋果手機的carplay。為啥?

從起售價和天花板來看Q3sportback的段位就是高Q3一些,按道理來講,這款車的配置應該整體高Q3一個水平或者與Q3保持一致,但這樣的配置落差(全系對比Q3sportback配置低Q3一個身位)為啥?

要說這臺Q3sportback怎樣,筆者給的評價就是"喜憂參半"。動力響應很慢,換擋響應也一般,稍微激烈一點駕駛頓挫感十足,配置迷惑,但在控制車輛和給予駕駛者信心方面Q3sportback做得足夠好,細節(jié)之處的功能性設計又十分突出(Q3也一樣有),同時溜背造型足夠個性。



如果喜歡這個外觀;或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選擇小型SUV(就像一開始所舉例的120+預算看個性四門車的伙計那樣),又還喜歡駕駛的話,很適合。除此之外,不推薦。

試駕完后筆者去奧迪店打聽,得知Q3和Q3sportback 2.0T車型都需要非常長的訂車周期(三個月起),店內(nèi)的試駕車都沒有2.0T.....Q3沒有2.0T理解,畢竟配置單上1.4T的35TFSI有4款占主流但這Q3sportback,配置單上只有一款1.4T,2.0T有3款,2.0T占主流但大家都走量1.4T版本,市場啊,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