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中的戲曲記憶】邀您走進——閩劇電影《煉印》
【銀幕中的戲曲記憶】邀您走進——閩劇電影《煉印》
https://mp.weixin.qq.com/s/wy7NNMsiAfpi2eHmP3moDQ
梨園鄉(xiāng)韻 ?
新中國成立后,戲曲影片經歷著繁華滄桑,并造就了一代名流,描寫了新中國成立后的文藝向往,以及獨具天南地北的鄉(xiāng)音風情。特此,“梨園鄉(xiāng)韻”推出《銀幕中的戲曲記憶》系列,邀您追溯往事,再現(xiàn)流金,一同重溫永未消逝的歲月。
《銀幕中的戲曲記憶》
戲曲在中國百姓文藝中悠久而成熟
電影是依靠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形成的大眾娛樂
20世紀初期電影剛剛從西方傳入中國
東西方的大眾文藝也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銀幕上的戲曲記憶由此誕生
或許,您曾被大銀幕上那動人的傳奇
膾炙人口的唱腔深深打動
某些戲曲電影至今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審美
占據(jù)著我們的藝術回憶
今天我們邀您重溫那些經典片段
去探尋,當年的震撼是否還在您心中縈繞
沒有半點衰減呢?
閩劇電影《煉印》
優(yōu)秀的戲曲電影,一定在它的形成初期,經歷了市井、劇場、年代、大眾審美的大浪淘沙,它們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文藝的進步,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對待藝術的態(tài)度,從黑白片到當今的數(shù)字電影,我們會逐漸領略到戲曲其實在默默地成長,并不張揚地與時俱進。下面,我們一同走進閩劇電影《煉印》。

閩劇《煉印》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段有驚無險的故事,妙趣橫生的表演使它成為公認的好劇目。這部戲于1955年被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成閩劇電影,主要講的是楊傳和李乙兩個正義機智的公差,因為看不慣衙門的黑暗,用蠟做了一顆假官印,打坐按院、審惡霸、放無辜、斥昏官,最后又用妙計把昏官押入牢監(jiān)從容離去。
有意思的是本片唱腔全部采用閩劇腔調,但是它的念白卻邀請了幾位著名的配音演員用普通話來配音的,這在中國戲曲電影史上或許是獨一無二的處理,估計是張?zhí)熨n導演考慮到電影將在全國播放,但閩南語的接受人群又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如果一部戲曲電影連故事大家也看不懂,如何欣賞呢?所以導演把相對側重敘事的念白處理為普通話配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閩劇的特色,但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能看懂能聽懂,我想這也是一個在當時看來明智又無奈的處理方法。或許大家了解了這出戲的情節(jié)以后會聯(lián)想到俄國偉大的作家果戈里的著名喜劇《欽差大臣》。

的確,這兩個劇本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雖然《煉印》較之《欽差大臣》顯得單薄和粗糙了一些,但是這一出生動的閩劇和《欽差大臣》一樣閃耀著勞動人民幽默樸實的智慧,愛憎分明的立場。直到現(xiàn)在我們也不知道閩劇《煉印》的作者是誰?但是我們可以負責任地斷定,本劇的作者是我們的勞動人民。
今天,我們重溫經典,共同走進閩劇藝術片《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