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中藥香囊,防疫去濕又助眠!香囊,咱們現(xiàn)在雖然見得不多,但說起它,卻不陌生,在
這種中藥香囊,防疫去濕又助眠!香囊,咱們現(xiàn)在雖然見得不多,但說起它,卻不陌生,在歷史故事中,它是常見的室內掛件、貼身飾品,有時還是浪漫的定情信物!楊貴妃的香囊,見證了她和唐玄宗的纏綿;黛玉給寶玉做的“荷包”,一針一線都是少女情懷…… 香囊在古代被稱為香袋、花囊、荷包、容臭等。它的香,是天然的,來源于放置于其中的芳香類植物。 而且,這些香草還多是中藥材,如菖蒲、艾葉、辛夷、白芷、防風、香薷、蒼術、白術、薄荷、荊芥、藿香、佩蘭等等。 話說香囊都有啥作用呢?香囊不僅香,能防病治病。使用香囊,單單是圖它的香氣嗎? 并不是。要知道,香囊誕生之始是為了驅邪防病,中醫(yī)管這叫“衣冠療法”。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山海經(jīng)》中便有言:“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臭”,意思是味道;“癘”,為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意思是,佩戴一種叫“蘼蕪”的有氣味的植物,能治病。 清朝《神農本草經(jīng)百種錄》也曾說,“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意指芳香之氣能匡扶正氣、祛除濁氣,從而防治疾病。 于是,人們把這些藥材插于門窗處,或做成盤香、塔香、線香等,在屋內點燃,以求健康。而制成方便攜帶的香囊,大概是最為機智的方法了。 民間還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一些中草藥有驅蟲作用。還別說,香囊防病是經(jīng)得起現(xiàn)代醫(yī)學考證的: 芳香類中藥的植物性揮發(fā)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藥物芳香能適當刺激鼻黏膜,調整人體免疫系統(tǒng); 藥香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后,還可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性增強,促進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放衣袋、掛車里,都不錯 古人佩戴香囊,最常見的是系于腰間,或系于肘臂下、藏在袖子中。舉手投足之間,袖底生香。如今,人們沒有在腰間、袖內佩戴掛飾的習慣,可靈活變通,放置于衣物口袋中,或隨身攜帶的包包內,亦可做家中、車內飾品。 用于安眠的香囊,還可懸掛于床頭。不過,隨著藥香的揮發(fā),藥效會降低,建議每兩周更換一次藥粉。 《2022年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中醫(yī)藥防治專家共識》發(fā)布,推薦意見:中藥香囊里的中草藥成分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芳香氣味能夠興奮神經(jīng)系統(tǒng),刺激鼻黏膜,不斷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生長的作用,還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無論是易感人群,或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均可以應用中藥香囊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新冠肺炎并能顯著改善患者嗅覺功能。 我們依據(jù)當前特點,精心選取了十幾味草本中藥材,經(jīng)科學合理配伍制作一批香囊,這種防疫香囊分為常態(tài)防疫香囊(平時使用增強抵抗力)和應急防疫香囊,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