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懸浮物濃度如何測量?

水中懸浮物是水質評價的重要研究對象,對水中懸浮物的有效檢測有助于確定相關水域的懸浮物最大日負荷以及相應的最佳管理操作。水中懸浮物(SS)是指顆粒直徑約在0.1um以上的顆粒,通常通過肉眼是可以看見的。這些微粒懸浮物主要是由泥沙、沾土、原生動物、藻類、細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機物等組成,常常懸浮在水流之中,這些懸浮顆粒物質可使水產(chǎn)生渾濁的現(xiàn)象。
目前,測定水中懸浮物的方法主要有過濾稱質量法、光學傳感器法、激光衍射法、衛(wèi)星遙感法、聲學測量法、數(shù)字圖像分析法和電容傳感器法。
①過濾稱質量法,是指將一定量水樣通過孔徑為0.45um的濾膜,截留在濾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體物質,稱量固體物質的重量來計算水中懸浮物的濃度。該方法屬于國標法,詳細可見《水質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GB11901-89),但是該方法耗時費力、工作量大,且受限于采樣器的有限存儲空間,檢測效率較低,一般用于實驗室單點檢測,不適于水質現(xiàn)場的在線監(jiān)測。
②光學傳感器法,通過測量懸浮物受到可見光或近紅外光源照射后的散射或透射的光線信號強弱來計算水中懸浮物的濃度。一般情況下,測量懸浮物的方法主要分為90°散射測量、45°反向散射測量和180°透射測量三大類。研究表明,90°散射測量是三類測量方法中最穩(wěn)定,最不受懸浮物顆粒尺寸的影響。光學信號會受生物淤積的影響,需要定時清洗傳感器的光學信號端,不過該方法操作簡單,可以適用于水質現(xiàn)場的快速測定以及長期在線監(jiān)測。


③激光衍射法,基于光散射物理學,通過測量激光束穿過被測顆粒樣品時散射光角度的不同對顆粒分布進行測定,從而計算水中懸浮物的濃度。該方法不僅可以測量水中懸浮物的濃度,也可以測量水中懸浮物在某一時段的總量,但該類傳感器的尺寸較大,容易導致水流阻塞。
④衛(wèi)星遙感法,將測量水體反射的光譜儀安裝在飛機或衛(wèi)星上,使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監(jiān)測水中懸浮物的濃度。該方法能夠解決水體監(jiān)測野外觀測不變、數(shù)據(jù)獲取困難等問題,能檢測大片水面,但分辨率低,不適用于水體泥沙濃度較高的水質環(huán)境,且測量深度僅限于水體頂端的幾米范圍。
⑤聲學測量法,基于聲學技術,將傳感器產(chǎn)生的高頻聲音信號(1-5MHz)導入測量水體中,聲音信號反射回來的部分傳回該傳感器,其信號強度可用來確定水中懸浮物的濃度。該方法需要預先校準水中懸浮物濃度于聲學儀器輸出信號之間的關系。屬于非侵入式測量,不會改變水流狀態(tài),可以測量垂直范圍幾米的懸浮物,但是聲音信號在懸浮物濃度高時會衰退且容易被生物材料吸收,受水深限制,不適用于淺水河流。
⑥數(shù)字圖像分析法,基于計算機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攝像機進行隔水密封并安裝在水下特制的箱體內(nèi),箱體內(nèi)配有玻璃視窗,以供攝像機記錄含有懸浮物的水流的實時狀態(tài),由計算機控制的測量分析系統(tǒng)對水中的懸浮物濃度和尺寸分布進行分析。該方法所用的設備尺寸大,容易引起水流擾亂,玻璃視窗上的污垢也會影響測量精度。
⑦電容傳感器法,通過測量水體的介電常數(shù)來確定懸浮物和水分別在水體中的組分,來計算水中懸浮物的濃度。懸浮物的濃度與電容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在很大范圍內(nèi)均呈線性相關,該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測量土壤的含水量,但是該方法的缺點是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