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為真》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學術邀請展—趙曉峰


【個人簡介】
趙曉峰,現(xiàn)工作生活于山西太原。中國女畫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孔紫工作室畫家,山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山西省女書畫家協(xié)會理事,太原市迎澤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國際書象學社會員,山西大眾書畫院學術委員,九三學社山西書畫院特聘畫家。出版有個人畫集《中國畫名家作品集 趙曉峰寫意人物》、《曉峰作品》。?
個展:2021.11.《相.非相,趙曉峰佛像水墨小品展》山西太原;《趙曉峰作品展》2018.7,山西太原;《趙曉峰小品鑒賞》2018.3,山西太原;《趙曉峰寫意人物畫展》2014.6,山西靈石。重要聯(lián)展:在人間 | 《她力量》天趣全球女性當代藝術線上展2021 ,中國香港;《紙有境界》—-當代中國水墨名家展,2021.9;《翰墨文心》—-中國畫名家中堂楹聯(lián)展,北京觀復美術館,2021.6;《翰墨華章》—-當代中國畫百家新媒體系列專題展,2021.1;稽古澄心—當代中國畫筆墨觀摩展,2020.11;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60家筆墨研究觀摩展,2020.6;云yi披香—-當代中國畫名家冊頁新作學術觀摩展,2020.11,北京上上美術館;披圖攬勝——2019“中國畫手卷作品學術展暨當代藝術名家引首書法展”,2020.1,北京李可染畫院美術館;《2020亞太藝術雙年展》2020.1,香港中央圖書館;《現(xiàn)實與理想——中法藝術作品展》2019.12,法國巴黎巴赫利耶畫廊;《時代霓裳—-獻給母親的歌》全國女畫家作品展,2019.7,中國北京炎黃美術館;《山西省第十七屆美術作品展》,2019.7,山西太原美術館;《大藝家夏季展2019》2019.7,中國上海藝諾美術館;《她時代_——卸妝時代》2019.3,中國上海恩來美術館;《春之韻》全國女畫家精品展,中國北京國中美術館;《大韓民國勉庵書畫公募大展》2019.3,韓國首爾;《時代華彩——首屆全國女美術家作品展》2018.11,中國北京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2018.11,《藝術廣東》當代藝術作品博覽會,中國廣州流花展覽中心。作品屢被藏家和藝術機構收藏。
【作品鑒賞】
我對于“無意識具象人物畫”的
創(chuàng)作思考
我將我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稱為“無意識具象”。我故意不去控制畫面人物的表情及身體,我用下意識、非自主狀態(tài)去描繪以其達到我想象當中的那種感覺的人物形象,讓繪畫自然流淌,使其以最直接的方式來呈現(xiàn)我的意識狀態(tài)。我期望以一種看起來是具象但表達出來的卻是抽象了概念化的“人”,以表達出更深沉、更廣闊的情感。我一直使用水墨寫意的方式,也許這樣的材料、方式與我想要表達的感受更契合。這樣的創(chuàng)作理念基于我以下的思考:

一、中國水墨材質的特殊性以及中國畫以線造型的局限性,使得人物寫實造型方面必然具有先天的不足。2015年,我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參觀一個史詩級展覽“為人民造像”。展覽分兩個部分:中國畫(水墨與工筆)及油畫材料的寫實人物創(chuàng)作。油畫這部分寫實具象不必贅言,能夠畫的像照片一樣是油畫材料、造型理念等語言表達方式的優(yōu)勢,但在我今天看來,沒有現(xiàn)代主義洗禮之后的創(chuàng)作方式而呈現(xiàn)出一種落后和陳舊感。反復看過幾圈中國畫后,我甚為失望,上百幅殿堂級畫作當中,唯獨李世南的《礦工圖》最為精彩,因其厚重而又具有獨特的寫意精神,甚至某種表現(xiàn)主義的表達方式,使其呈現(xiàn)出獨特的面貌和視覺沖擊力。還有一位畫家韓碩,他的洗練而寫意的人物造型和高超的筆墨表達,使得他的畫作雖然不以厚重取勝,但顯得靈動而超逸。其他畫作則了無新意,單薄無力。當時我就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水墨人物畫不能走西方素描加筆墨那樣的路子,不能為了寫實而寫實,在西方油畫極強寫實表現(xiàn)能力面前顯得拙劣又局促,短板盡顯。這里對中國畫工筆這一表現(xiàn)語言不過多評論。中國工筆畫從晉顧愷之、唐閻立本、周昉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到宋徽宗已經登峰造極?,F(xiàn)代工筆畫則更多的是換湯不換藥,將古代的衣紋、開臉改成了經過西方造型訓練的衣紋和開臉。至于徐累、郝亮為代表等新工筆畫家,則更多的是在題材上的探索,當然也結合了許多西方的表達方式,比如超現(xiàn)實主義之類,而其語言本體并無更多新意,不在本文探討之列。于是,我下定決心,堅決不再畫那樣的水墨人物畫。

中國水墨寫意畫的高峰其實是在于山水和花鳥兩科,尤其是山水畫,對于筆墨的不斷探索和基于中國文人的出世哲學兩方面結合形成了非常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元朝基本上形成高峰。而花鳥則完備于青藤、八大山人,之后,齊白石略有發(fā)展。目前由于中國出世哲學等文人思想的消失殆盡,使得山水畫創(chuàng)作也一度陷入絕境,只有賈又福的太行山水因捕捉到太行的精神內涵,并加以藝術再現(xiàn),呈現(xiàn)出令人欣慰的面貌。而花鳥畫則鮮有創(chuàng)新者。至于中國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經過建國之后對西方造型理念等表達方式的植入,對于人物畫創(chuàng)作略有幫助,畢竟中國人物畫創(chuàng)作在明、清之后,由于造型方式落后和文人一味追求某種嬌弱之態(tài),使得人物畫創(chuàng)作幾乎窮途末路,不過,任伯年的人物畫略備一格。但是中國寫意精神與西方科學造型的結合,顯然不是成功的。(本文完全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我看到那種貌似準確的人物造型和中國筆墨結合的主題性創(chuàng)作甚為頭疼,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中國人物畫。

二、中國人物畫應該如何去畫。我在看了敦煌壁畫,尤其是北魏、唐之前的佛造像,漢畫像石,北齊墓壁畫之后,為其生動、鮮活、洗練又獨具寫意精神的人物造型而深深震撼。聯(lián)想到西方意大利早期的濕壁畫,那種樸拙生猛與我國北魏佛造像真是如出一轍。我以為,這才是中國水墨寫意人物創(chuàng)作的出路。這種基于感受力的造型理念,以及根植于中國人血液的哲學理念及寫意性思維方式(包括中醫(yī)、唐詩宋詞、園林曲藝、書法建筑、修禪悟道都是一脈相承),這或許應該才是中國人物畫創(chuàng)新思路,尤其是當下各種現(xiàn)當代藝術語言更是可以廣收博取,何至于糾糾于一種方式呢。

至于筆墨,我以為可用可不用。我最早是從事小寫意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對于中國的筆墨,在早期的創(chuàng)作當中也有很多的心得體會。比如說中國畫的一根線,高級的線條,是會呼吸的線條,它應該是毛的、松的、澀的、辣的、拙的、厚的,是愉快的、生澀的、沉著冷靜的、歡快活潑的、凝重的、老練的、稚嫩的、衰敗無力的,總之有著豐富細膩的變化和表情。至于墨,則也有非常多的表達方式,干濕濃淡潑破陳,極盡變化之能事。但是我以為這也不是中國水墨寫意畫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體現(xiàn)在你的創(chuàng)作中,也可以不體現(xiàn),這個是基于我在看到一段視頻后得出的結論。一位中國畫家和一位外國畫家同時進行一幅人物水墨寫生,中國畫家起承轉合用線造型,而那位從來沒有使用過毛筆的德國畫家則完全憑借他的直覺,使用對于他來講完全全新的材料進行寫生,但最終的作品,我以為德國的畫家作品更加生動、鮮活、豐富、飽滿,因為沒有任何條框的約束使他畫的更自由更放松。所以我以為不要一味的用二元對立的態(tài)度去看待筆墨的問題,不要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在當今時代,寫實、寫意、具象、抽象、筆墨、材料、工具、載體已經完全不是你表達的桎梏,而是應將一切工具材料表達方式盡可能化我所用,去表達你的所思所想,去表達你的藝術哲學,用最真實的態(tài)度呈現(xiàn)你的思想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