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阿米婭,這回我是真的想翹班了……
作為玩家,《明日方舟》這個新的派駐模式,我是真的感到煩躁。
我只玩明日方舟,其他手游一般不碰,一大原因就是手游類難免的刷刷刷問題。
打暗黑2刷到暗黑3,我早就佛了,也悟了。
我,或者說廣大玩家,為什么要和程序員隨手敲的兩三個隨機函數(shù)較勁?
尤其是如今大部分時候這個隨機函數(shù)一點也不科學,游戲過程也很機械。
總之這種無聊感甚至戰(zhàn)勝了舞動的柰子。
即便是喜歡沉迷大姐姐的我,《對魔忍action》玩幾百小時也刷吐了直接棄坑。
方舟贏在哪呢?當然是PRTS的“rep功能”,無論如何我只要最優(yōu)化的打一次就成了。
這種“我解決問題一次就好”的爽感,是很多生產(chǎn)建設類游戲的內(nèi)核,如今無需再多證明。
不懂的建議捏著鼻子玩玩《戴森球計劃》。
順便還解決了手游里讓人厭煩的“每日任務”系統(tǒng)。
畢竟,上過班的人不會想上班的,沒上過班的才覺不出每日任務這事兒多惡心。
我討厭并刪除《重返德軍總部:新血脈》的理由之一就是它他喵的居然敢給我安排每日任務。
這個“每日任務”系統(tǒng)的本意是找借口送玩家點資源,別讓玩家白來。
沒問題,道理大家都懂。
但不少游戲都容易把任務門檻設計的有點惡心,你每天要付出不少時間。
這些時間經(jīng)常是被動的、額外的,并不是理想中“玩家玩這個游戲時一定會做的幾件事”。
人不會喜歡被動,就像近年段子里愛把打游戲當作學習去安排來戒掉似的。
方舟早先的每日任務也是要做不少事,后來優(yōu)化了,進一步降低了需求。
說明對每日任務這個問題,鷹角大約還是心里有數(shù)的。
那么請問《明日方舟》現(xiàn)在沒rep功能的模式是誰?
不,傀影我不是說你。
另外,這個派駐模式體驗上總讓我想起隔壁《云圖計劃》的“故障協(xié)議清理”。
順帶一提《云圖》這個模式是我棄坑的原因之一。
《云圖》的清理最初乍看感覺很像方舟的剿滅,讓玩家打個長玩意兒給抽卡資源。
但是太他喵長了……三層下來少說半小時,一般還更長。
因為打快了說明戰(zhàn)斗少,容易評分低。
雖然方舟的剿滅也不是蹲馬桶時該玩的模式,初見殺大約也要30分鐘。
可方舟有PRTS,打一次就成了,現(xiàn)在還優(yōu)化了,直接結(jié)束。
沒想硬比,但事實感覺就是如此。
《云圖》的清理是不帶自動戰(zhàn)斗的,每次都要親手點點點。
我戳紙片人老婆不好嗎?只有黛煙能讓我連著專心戳屏幕十幾下。
更何況這清理模式的回報還是換十連抽卡的資源石英砂。
對抽卡手游來說可不是“缺點沒事”的東西。
還兩周刷新,簡直是硬逼著玩,煩死……
有點像非要放在驛站就是不送到你門口的快遞。
是送了,但沒完全送,還是要你頂著烈日換上外衣離開空調(diào)房戴上口罩出去拿,煩不?
對不起黛煙,有機會在其他世界線再會吧……
然后等我回到羅德島,發(fā)現(xiàn)相似的問題擺在了我的面前。
方舟模組這套系統(tǒng),可以理解,相當于軟精3了,哪個游戲長線起來都得有。
200多號干員,如果真搞精3,美術資源爆炸,想想也是沒法弄。
有人喜歡用“模組也不是必須升級嘛”這個論點來開脫。
嗯,我們時間往前倒3年,“技能也不是必須專3嘛”應該不少人提過。
現(xiàn)在,危機合約上線多日的2022年,這么說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新6星來了基本都直接專6對不對?
因為游戲數(shù)值是肯定要慢慢膨脹起來的,沒為啥。
不是說模組一定要肝,我也相信一直照顧低氪玩家的鷹角會盡量提高友善度。
但歸根結(jié)底,肯定是“有比沒有強”。
尤其是模組在肉鴿模式也有效果,這本來就是互相支撐的系統(tǒng)。
所以這上百號干員的模組,只要你想自己憑本事好好玩這個游戲不抄作業(yè),怎么也是要去打的。
得,還是認真的人受傷的世界線,被迫上班吧。
本文就是抱怨,沒打算進行任何科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