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教程】33集-精通交互設計定律|交互設計原理|交互設計方法|設計提升課

一、交互設計七大定律及運用案例

1.費茨定律
- 是人機交互和人體工程學中人類活動的模型,它預測了從任意位置快速移動到一個目標位置所需IDE時間由2個參數決定,到目標位置的距離和目標大小有關

- 界面中的“費茨定律”
1)距離目標位置盡量縮短,相關操作保持親密性

2)按鈕可點擊區(qū)域在合理的范圍內越大越容易點擊,反之
3)屏幕邊和角很適合防止像菜單欄和按鈕等元素,屏幕的邊界“無限大”,更容易觸達
4)出現在用戶正操作對象旁邊的控制菜單(右鍵菜單)比下拉菜單或工具欄可以打開得更快,因為不需要移動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2.??硕?/strong>
- 一個人面臨的選擇越多,所需要作出決定的時間就越長
- 界面中的“希克定律”
1)選項分類分層,信息區(qū)主次
2)減少選項并提供默認值,方便用戶選擇
3)分步操作,專注當前行為
3.米勒定律
- 也叫“神奇的7±2法則”,指出普通人類在工作記憶中可以保持感知“信息快”的數量是7(±2)項,也就是5~9項
- 界面中的“米勒定律”
1)常用功能入口控制數量
2)運營活動文案控制數量
3)減少用戶的記憶量
a 讓用戶選擇而不是輸入
b 自動讀取、記錄信息、減少操作
c 內容可預期
4.接近法則
- 權重最大,大到可以抵消其他法則
- 界面中的“接近法則”
1)相似的信息及功能類別進行分組、布局
2)同一組內的元素間距更小
5.新鄉(xiāng)重夫:防錯原則
- 大部分意外都是由設計的疏忽,而不是人為操作疏忽。通過改變設計可以把過失降到最低
- 界面中的“防錯原則”
1)如條件未滿足時,按鈕不可點擊,并限制用戶錯誤的選擇項
2)表單輸入有誤時,提醒用戶輸入正確的文本信息
3)敏感操作二次確認
4)為用戶犯的錯買單
5)尊重用戶的交互習慣
6.復雜性守恒定律
- 該定律認為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固有的復雜性,這個復雜性存在一個臨界值,超過了這個點就不能再簡化了,只能將固有的復雜性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
- 界面中的"復雜性守恒定律"
1)有些功能不能再簡化了,可以進行次層級處理
2)內容型產品常用的智能推薦機制來,每個用戶所看到的都不是固定的
7.簡單有效原理/奧卡姆剃刀原理
-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界面中的“簡單有效原理”
1)合并多余流程,減少點擊次數
2)優(yōu)先展示重要功能
3)減少點擊次數,給與合理的選項
4)給予最少的選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