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6.16 人殘缺的是什么
本想轉(zhuǎn)換風格寫篇日記的,但是我躺床上把所有內(nèi)容在我腦海里過了一遍,發(fā)現(xiàn)沒有可以寫成日記的東西。
說到底,我此前的文字也只是用來探究的。
用大量的文字表達,來獲取內(nèi)外的反饋,然后對自己的思想加以驗證。
到了如今這種地步,時間開始流動,漣漪開始蕩漾,度過了陪某些人共同成長的階段,我得以進一步展現(xiàn)我原本的境界和面貌。
雖然一些問題稱不上完美得到解決,但這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事情,所以只能隨機應變,不斷趨于完美。
我可不想就此感嘆自己終于獲得了解脫,痛苦對我來講,本就不值一提,而且我在嘗試一件事情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痛苦的準備,不論是這件事情,還是這件事情之后,我都在不斷地嘗試,痛苦只是因為我還不夠強大,而我最終想要得到的,仍然是一個能夠使所有人都向前的道路。
我必然會因這條道路而強大。
感覺可以談一談每天收獲的一些小成果,不過本身也挺瑣碎的,有些也只是不斷加深的理解。比如,我不再執(zhí)著于他人所不能看到的因果。
雖然,我知道,如果所有人都能夠具備辨析因果的能力,明白一個結果之所以是這種結果的原因,那么肯定能夠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
不過,這種事情,仍然不能強求。
雖然不強求,不執(zhí)著,但并非是指放棄所有人的理解,我只是尋得了一個更正確的道路,哦,也并不止如此,更準確來講,是我驗證了我過去的做法確實是正確的。
區(qū)別是,當面對原本理解變得不再理解的情形時,我也擁有了正確的認知,讓我能夠正確面對這樣一種轉(zhuǎn)變,而不再去強求。
也就是我過去常說的,只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好了,一切正確的影響都會以你為中心向周圍擴散,然后周圍的變化會誠實地將結果反饋給你。
或許有人覺得,我對自己的正確過于狂妄,換做以前,我大抵會說,不是狂妄,而是猖狂。但我后來發(fā)覺,這種說法,也比較容易誤人子弟,還是算了吧。
我的正確在于它并不僅局限于不能犯錯,更重要的是要善始善終,也就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所以嘛,我雖然表現(xiàn)猖狂,但我也總是在自省,一直在反思。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同樣的,也是試錯的勇氣。
我會回到起點,去看我走過的路,不斷地去走。
我現(xiàn)在在深刻體會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原本我早有體會,只是我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忘記了。
而我如今重新去體會這種感覺,這種感覺也早已發(fā)生了變化。
如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如海嘯于后心思坦然。
我從死亡中醒來,胸口有了一顆完整的心臟。
人生來即是個體,孤獨的必然命運。
我現(xiàn)在發(fā)覺了人的天生殘缺,唯有愛而完整。
萬金油啊萬金油,真是越來越了解你了。
結果發(fā)現(xiàn),我這寫日記的風格好像變不了。
接下來就是,我將不斷地去走我走過的路,持續(xù)夯實我走過的道路,然后,我會得到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