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和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人沒有朋友行不行?如果我們要有朋友的話,我們應該擁有什么樣的朋友?應該怎樣擁有真正的朋友?
這里實際上思考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人要不要擁有朋友,擁有朋友重要不重要?回答是肯定的。人,一定要擁有朋友,沒有朋友的人是可憐的。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朋友而非常健康、非常幸福的人是不多的。你要非常健康、非常幸福,你必須有朋友!
有人可能舉一些極端的例子,說:“老子好像沒有朋友。”但是,你怎么知道老子沒有朋友的?那是史書上沒有記載,并不意味著老子沒有朋友。
老子可能朋友不太多,這倒是事實,因為老子說自己:俗人朝朝,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這些話里邊,都證明了老子是比較孤單的。老子還說:知我者希(?。?。
但是莊子就有朋友,惠子就是莊子的好朋友嘛。老子肯定還是有朋友的,只是他的朋友比較少一點而已。
但是這是極端的例子,從古到今就出了一個老子,作為我們普通人必須有朋友。
馬斯洛在研究健康人的性格特質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存在著一種心理高度健康的人(我們把這種叫“極端健康”,就是他的心理已經(jīng)達到了極端健康水平了),馬斯洛把這叫“自我現(xiàn)實化者”,我們中國人把它翻譯為“自我實現(xiàn)者”,其實準確的翻譯是“自我現(xiàn)實化者”。
馬斯洛認為:自我現(xiàn)實化者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性格特征,就是擁有“精粹而深摯的友誼”,也就說他是有朋友的,而且有非常非常好的朋友的。所以人必須要有朋友。
第二個問題:擁有什么樣的朋友?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簡單加上善良。簡單加上善良就可以做我們的朋友,簡單善良的人害怕復雜和狡猾的人,他害怕人性里邊惡的成分比較多的人。
虛假的成分、惡的成分、奸詐狡猾的成分太多,那絕對不適合成為我們的朋友,見著這種人你躲得越遠越好,因為這種人會給我們制造麻煩,會帶來痛苦、甚至會帶來禍患。但是那些心地非常簡單的、內心又很良善的人,卻適合我們走近。
其實,一個人簡單不簡單,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人簡單不簡單。因為簡單的人說話,不雕琢、不裝飾、實話實說,他給你呈現(xiàn)的是原始的思想情感,他不是矯揉造作的,說的一套做的又一套。
堅決否認自己在某個國家有房產(chǎn),最后在事實面前又不得不承認,“可是這是我的投資”。那你咋不在北朝鮮投資,你不是愛北朝鮮嗎?這種是心非的人是堅決不能交的,一定要遠離他們!
一定要交心地簡單的人,他們一般來說都比較善良。因為他沒有害人之心、沒有騙人之心、沒有訛人之心,他不需要在他的語言系統(tǒng)里面做太多的文章,他喜歡原始呈現(xiàn)。
這樣的朋友我們還是要多交,這種朋友在我們的身邊不僅會給我們帶來溫暖、帶來幫助,會讓我們有某種歸屬感。人如果完全沒有朋友的話,人也沒有歸屬感。
第三個問題:怎樣擁有朋友?
也許,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過心地簡單善良的人,但是你沒有擁有他,最后你還是失去他了,我感覺到這里邊就有點文章了,就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了。
一個人心里再簡單再善良,他在價值觀念、氣質、性格、在行事方式上也有和我們不同的地方,這個時候,“包容”就顯得特別重要。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在大學期間對我特別照顧,真的是照顧,他把他吃不完的伙食補貼都送給我了。我們那個時候上大學每一個月是24塊8毛錢的伙食補貼,24塊8毛錢應該相當于現(xiàn)在的2,000塊錢。
有一次,我跟一個人打賭。那個人說,我如果一頓吃8個肉餅,他這一年都給我供伙食,就是我的伙食費由他來供應我,我就開始吃了。我吃第六個肉餅的時候,我這個同學就堅決不讓我吃了。但是我吃不了8個肉餅,我輸了以后要賠償?shù)?。我那位同學就讓我退出來,然后他給人家賠償幾十塊錢。
他最后就跟我說:國榮,我不想讓你吃了。也許你會贏,但是你把你吃出病來,或者把你吃死了怎么辦?
我同學對我一直幫助非常大,對我心很誠。但是因為他是公務員,而我離開宣傳機構了,我的思想就越來越?jīng)]有政治色彩了。有一段時間,我對他的一些言行就有了看法有些看法,那一段時間我們的確是有一點疏遠,覺得他這種官腔官調的我很看不慣。
后來我就開始自我反?。核兴碾y處,他有他的處境,應該包容他,不一定所有的朋友都跟我一樣,后來我就包容他了。
去年年底,我到了退休年齡了,我就去辦退休手續(xù)去了。統(tǒng)籌辦說:你少一個材料,你當時大學畢業(yè)的分配證沒有。我就給原來的單位打電話,請原來的單位給我辦。哎呀,誰都不愿意給你辦,因為單位上當年跟我們一塊分進去的人,基本上都退休了,大概就剩下兩個小伙子了,比我年齡小七八歲。他們都是那種表面上答應,實際上很不想給你辦。
我最后還是讓我同學去給我辦,我同學一口就答應了。我太太退休的時候,也是他去給辦的,把該找的材料都幫我從檔案館里找到。同學還是同學,朋友還是朋友,真正的朋友一定要包容。
還要記得:一定要不斷地為這個關系投入,培養(yǎng)這種關系。平時要多問候,能幫忙的盡量幫忙,如果很長時間沒見面,創(chuàng)造機會見個面,在一塊兒吃個飯,聊個天。
無論你的地位怎么改變,你的能力怎么改變,你的人怎么改變,在同學和過去的老朋友面前一定要謙卑平等地對待朋友。要知道這個世界上能夠配得做我們朋友,有機會做我們朋友的人并不多。一旦有了以后,要千萬珍惜!
擱置分歧,求同存異,多多包容,想想朋友過去對你的好處,對你的幫助,把不好的地方忘記,這樣我們就能夠永遠地擁有朋友。擁有朋友是很幸福的,在關鍵時期,朋友會幫大忙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