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麻塘】生姜加一寶,夏天沒煩惱,許多人都在用!
現(xiàn)在正是夏季多陣雨的時候,暑熱容易夾濕,人們又喜歡吃生冷、吹空調(diào)、洗冷水澡等,都會導(dǎo)致暑邪經(jīng)常夾濕、夾寒侵襲人體,容易出現(xiàn)頭暈乏力、心煩口渴、少氣懶言、腸胃不適等。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熱,還要防“濕”、防“寒”。

老百姓有一句俗話叫做“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yī)生開藥方”。中醫(yī)認為,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姜的根莖(干姜)、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藥,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夏天用姜,可以升發(fā)陽氣,壯陽養(yǎng)生,預(yù)防中暑,開胃健脾。

分享生姜的幾個黃金用法
1、紅糖姜棗茶
做法:適量生姜、紅糖、紅棗,用小火煮幾分鐘。不僅能驅(qū)寒防感冒,還能緩解痛經(jīng)、益氣補血,適合女性朋友經(jīng)期服用。但是這個只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fēng)熱感冒。

2、醋泡姜
做法:選新鮮嫩點的生姜,切成薄片,放到玻璃罐里,倒入陳醋沒過姜片,密封好,放冰箱里腌制一周即可??梢越∑⑽?、促消化,陳醋還能活血、止痛,尤其適合脾胃虛寒、食欲不振的人吃。
3、生姜貼敷
做法:選用新姜和老姜都可以,切成片狀,取幾片貼在腳掌或者三陰交上,用保鮮膜裹緊,防止脫落。睡前貼15至20分鐘取出。生姜貼敷能夠幫助祛除體內(nèi)的寒氣濕氣,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適合怕冷、手腳冰涼的人使用。
4、隔姜灸
做法:取一塊新鮮老姜,切成厚0.2~0.3厘米厚的姜片,中間用針或者牙簽扎一些小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qū),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待有局部灼痛感時,輕提起姜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壯,以皮膚局部潮紅不起皰為度。灸完可用正紅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5、姜絲粥
瘦肉姜絲粥、生姜小米粥、生姜大棗粥、生姜蔥白粥等,都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食欲不振的人,可以驅(qū)寒發(fā)汗,溫暖脾胃。

對于體質(zhì)虛寒的人,在三伏天食用生姜是最佳時機。陰虛內(nèi)熱、肝火過旺者的人,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jié)核、胃潰瘍、膽囊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或生姜。不要吃爛了的生姜,腐爛的生姜會產(chǎn)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zhì),它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fā)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錯誤的。對生姜過敏的人不要用。夏天食用姜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多多益善,任何事物都要有度,過食過用可能物極必反,對人體反而造成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