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創(chuàng)造國產(chǎn)耳機500元內神塞,去年最火耳機品牌也出自門下

如果你沒聽過奧思特銳OSTRY這個國產(chǎn)HIFI品牌,那你或許聽說過有一款叫做血色圍城的耳機,它就是奧思特銳早期的經(jīng)典之作;
如果你連血色圍城也沒聽說過,那你應該聽說過興戈耳機,興戈就是從奧思特銳里“分”出來的。
這家一年難得出一款耳機,而且也不大賣,外人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活過來的,當然我也不知道。本文這款KC07上市也有一年了,低調的奧思特銳基本沒推廣過。最近一千出頭的耳機出了好幾款,個人努力一個一個的聽,所以把這款售價1299元的KC07也找來了。
一、從開箱說起

上圖是KC07包裝盒以及快遞盒,包裝盒設計的很有個性,不過個人早前體驗過奧思特銳的KC08,包裝盒都是一樣的,有點繁瑣;

開箱后的內襯,左邊圓盤是收納盒;

這個收納盒設計的有趣,但實用性有限,天地蓋設計,上下由磁鐵吸附,但是得對準了才行,好在它還配了一個質量挺好的收納袋;

全家福展示,收納盒、線材、收納袋、KC07腔體以及8對耳塞套,各位一看就發(fā)現(xiàn)了都是很有個性的東西;

這是單晶銅和無氧銅的混編線,一米二長,無線控板,黑白混編給人的感覺有點粗,其實并不粗;接頭部分用的是MMCX接頭,做工令人放心。

奧思特銳KC07的腔體很難拍,表層有一層琉璃材質,因為內部圖案樣式遠看壓根看不出它的形狀來,這個風格從血色圍城就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講真的不看真容不好說感覺。

KC07腔體內側是鍍鈦金屬材質,電鍍鏡面效果,上圖是映襯的臺面顏色,實際上這是一款全金屬的耳機,只是背殼用了一層琉璃。
二、個人主觀聽感部分

奧思特銳的作品較少,個人沒聽全,沒法說出個聲音風格的所以然來。不過其BOSS是專業(yè)的聲學工程師,OSTRY也在給外企品牌提供調音方案,也許這是奧思特銳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純屬個人推測,歡迎業(yè)內人士糾正。
說這個原因無非想說其實很多國產(chǎn)HIFI品牌都是由聲學工程師掌舵,這類人就像咱們常說的理工男,有技術,做產(chǎn)品更喜歡靠情懷,所以品牌總是很難和有規(guī)模的洋牌子相抗衡。
奧思特銳KC07給我的感覺就是很自我,沒有像誰,同樣一圈一鐵,動鐵單元用的還是樓市定制,動圈單元則是奧思特銳的專利技術“分子仿生”振膜動圈單元。按常理肯定是動圈搭臺,婁式動鐵唱戲,而KC07給我的感覺恰恰相反。

它在飛傲X7 II上展示出的低頻量感頗足,下潛不算深,聲場的層次感比較明顯,未覺得動態(tài)和瞬態(tài)出色,但在聽像《天地孤影任我行》或者《男兒當自強》(胡偉立版)時會覺得低頻飽滿而立體,大鼓的細節(jié)并不抓耳,整體氛圍感或許差一點緊致,但器樂的分離感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在低頻上的充盈與飽滿,我刻意順著偏低頻的歌曲細聽了KC07的表現(xiàn),首先的說搖滾樂迷可以放心用它聽了,在處理中低頻的關系上,KC07保持著很穩(wěn)定的層次感。不管是Leonard唱《Hallelujah》,還是Jeff唱的版本,中低頻的器樂音色非常飽滿,分離度好,人聲略有靠前,解析較足,但柔和感控制的到位,每次會沉浸在細膩的音色之中時又會被整體的流暢性拽回來,聽Suzanne清唱版的《Tom,s Dinner》會感受這種細節(jié)與整體的均衡感,齒音、回聲、換氣、吞咽、磁性,基本上就是坐在歌唱者對面的既視感。
在飛傲X7II的低頻上,KC07雖然充殷飽滿,但動態(tài)平平,這一弱點在其高頻上依然可見,聽蝎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交響樂的氣勢要弱一大截,解析也不如中低頻到位,反而是層次感依舊明顯;換成亨德爾《水上音樂序曲》這種小編制也顯得過于柔和,小提琴的鋸齒感亮不起來,但很幸運的是它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通透感,也不會令人反感。

KC07是很好推的,在飛傲X7II上本來低頻已經(jīng)配得上充盈飽滿,但是在大氣的乾龍盛QA361上它的低頻顯得更為寬松磅礴有力,和前者不同的是,在聽《天地孤影任我行》時它的下潛深度更深了,凝聚感有些加強, 大鼓敲擊時的鈍感多過于彈性的細膩,整體的氛圍更為濃烈。
不過KC07的人聲就沒在飛傲X7II上那么突出了,盡管其人聲密度依舊偏大,解析依舊有點足,但中低頻顯得更為溫潤,人聲和背景樂一體的感覺更加明顯,而且聲場感更為明顯,相同之處是吉他、貝斯這些中低頻樂器的音色依然很飽滿很亮麗。
高頻的差別是比較明顯的,動態(tài)以及瞬態(tài)都明顯增強,聽《Hurricane 2000》的空間感也更明顯了,不過器樂分離度變弱,糊的地方更為明顯,雖然變得刺激了,但細膩度犧牲了。所以在個人看來KC07是明顯偏下盤的,對于高頻也沒必要再贅述太多。

除了用飛傲X7II和乾龍盛QA361,個人一開始煲機之時便用了凱音N5ii,最后也用了樂彼L6,奧思特銳KC07除了偏下盤和易推,它的聲音整體上還算自然。其高頻只有在樂彼L6上才算是集合聲場、動態(tài)、延伸感和順滑度為一體的均衡,不過也談不上驚艷,整體還是中低頻出色。
你用它聽尼爾楊或者James BLunt,不同風格的曲子、不同風格的嗓音,它的解析是不同的。在X7II和QA361上它的解析貌似有點足,人聲聽久了會有點油膩感,不過在樂彼L6上它的解析全然“降級”。
除非刻意把聲音調大(實際上我一般讓前端保持著一樣的音量),不然它的信息量不會那么充盈,但還原度明顯提升,該是波瀾不驚就是波瀾不驚,該是平地驚雷就是平地驚雷。所以我想它是挑前端的,雖然它很好推,聲音也沒明顯的短板,但要久聽不累還得一個更古板更中正的前端。

最后重點說說KC07的聲場,在前文我基本沒怎么描述過,而是用了層次感這個說法。我也看過很多人對于聲場的描述,發(fā)現(xiàn)還是有不少出入的。所以現(xiàn)在如果不確定聲場,我一般會選擇現(xiàn)場版的版本來聽。
很想拿《加州旅館》的冰封地獄版來說事,但容易被年輕的朋友混淆,就以蝎子樂隊的《Always Somewhere》為例吧(KC07+QA361),這首歌目前在國內只有一個版本,而且是現(xiàn)場版。開場的是觀眾歡呼聲和迷人的雙吉他+貝斯伴奏,然后觀眾開始拍掌打節(jié)奏,一段較長的SOLO過后才是Klaus的人聲。
KC07在一開始表現(xiàn)觀眾的歡呼聲時并沒給人很空曠的感覺,大概是本身是音樂會的現(xiàn)場錄音,歡呼聲里的掌聲、口哨聲以及呼聲是有著明顯的流動感的;吉他的聲音則十分貼耳,聽得出吉他和貝斯手在左右兩邊,而背景樂里的大提琴則基本被亮麗的吉他、貝斯聲所掩蓋,這是聽這首歌唯一的瑕疵。
再說一個細節(jié),在聽這首歌人聲的時候,Klaus臨場的表演是很出色的,極具穿透力和干凈的嗓音幾乎讓人感覺不到顫音,但是和聲以及現(xiàn)場觀眾合唱這三種人聲組成的層次感是非常鮮明的,現(xiàn)場斷斷續(xù)續(xù)的口哨聲則顯得很靠后,我要說的是KC07給我的感覺并沒有刻意把聲場邊緣都做實,能感受到的聲場其實不算特別(你可以理解為特別大),但器樂分離感和層次感總是讓你能聽到細節(jié)。

三、整體總結部分
從血色圍城到KC07,它們的造型總給人很特別的感覺,但實際是背殼上的透視效果造成的,它的腔體是偏小的,佩戴很舒適。
我想這種視覺上的誤差也造就了奧思特銳在血色圍城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這款KC07是目前奧思特銳最貴的一款耳塞,售價1299元,個人覺得還好,因為在1000—2000的價位有不少賣營銷的,定價1299和定價1899在廠商看來差別并不大,留著空間做活動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最后再說說這款KC07的音質,寫到最后其實我播放器里的歌曲放到了《灌籃高手》的主題曲。如果按現(xiàn)在的說法,那些歌曲的算作ACG,但實際上有幾首更應該屬于搖滾樂。KC07的三頻算不上那么均衡,中低頻的出色并不在于強勁或者中正,而是整體與細節(jié)的統(tǒng)一,靠著這份整體性無論聽什么曲風都會有細節(jié)有氛圍,而不是用某一個屬性給它貼標簽,或者說了一個優(yōu)點后馬上話鋒一轉說出個“但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