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79年的四川綿陽 蜀道風光無限好
所謂蜀道,就是由秦入蜀的棧道。由于道路艱險,被歷代視為畏途。蜀道大部分位于四川綿陽地區(qū)北部山區(qū),這里峭壁凌云,山回谷轉,風光雄秀,奇麗多姿,為古今游人所垂青。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楊慎等,留下了不少的詩文。

圖為古柏道——翠云廊。翠云廊古柏夾道,青蒼一色,人行其中,夏不見日,被稱為蜀道奇觀。

1979年的四川綿陽,轄十七縣一市,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擁有不少傳統(tǒng)工藝美術產品,圖為馳名中外的劍閣手杖。

具有地方特色的廣元白花石刻。

近年來,綿陽地區(qū)興建了不少現代化工廠,可以生產電視機、收音機、電子計算機等多種產品,綿陽已成為四川省一個新興的電子工業(yè)基地。圖為涪江機器廠的收音機生產線。

華豐無線電器材廠生產的臺式電風扇正在總裝。

峨眉無線電廠生產的臺式電子計算機正在檢驗包裝。

地區(qū)絲綢廠的工人精繅細織,生產優(yōu)質產品。

綿竹出產的“劍南春”正在勾兌初評。那時候的綿竹,還是屬于綿陽管轄。1983年,成立地級德陽市后,綿竹才劃歸德陽市管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