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張林榮的山水畫賞析!山水美景秀麗多變藝術獨特!
張林榮先生可謂稱得上是當下畫壇之中非常杰出的人物了,其被稱為是廣西畫派的領軍人物。這些居多的名號也都是來自于其自身不斷的努力和在畫技上的鉆研,以致于當下繪制出極多的佳品供世人欣賞!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一幅極其充滿品位的意境山水畫,作者便是張林榮先生。
作品名為《老樹懸崖葉半秋》,以其意境之美,籠罩在山水畫的上乘之中,塑造出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美學之情。所謂山水有情,人有情,情感的融合,即有其韻律的充分締造,也即是張林榮所要表述的是山水與人的情感交融,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山水畫風格出來。
當代名家張林榮新品小品畫《老樹懸崖葉半秋》
山水畫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幽美的意境是創(chuàng)造中的主體工程。有些學者將山水畫與西方的風景畫對比,認為重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特點。這未免說得籠統(tǒng)了。法國19世紀柯羅和俄國19至20世紀列維坦、希施金的風景畫,都是各有美的意境的佳作。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所含,跟西方風景畫的意境所含不同。作為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始人及山水畫論的建立者宗炳,在其“含道映物,澄懷觀道,意求,心取”的論述中,為中國山水畫制定了道藝一體有哲學意味的綱領。
當代名家張林榮新品小品畫《老樹懸崖葉半秋》細節(jié)展示
張林榮就非常明白宗炳的思想及所需要表達的情感,他用心研究其中所藏韻的無法用語言展現(xiàn)的哲學理念。因為宗炳熱愛自然美景,“眷戀廬、衡,契闊荊、巫,不知老之將至”,晚年因病不能“遍歷名山”,于是將“身所盤桓,目所綢繆”的勝景一一創(chuàng)作為山水畫。他的畫境源于造化是肯定的,但不止于此,他在情景交融中,是以游心物外的暢神觀點進行意匠經(jīng)營的。以美為特征的藝術境界和以理為特征的哲學境界合二為一。以自然美為描繪對象的西方風景畫,在意境的創(chuàng)作上則表現(xiàn)為求真尚實的成分多。二三十年代的談藝者常說中國畫是哲學的、文學的,西方畫是科學的,亦適用說明中西表現(xiàn)自然美的作品的意境之別。
當代名家張林榮新品小品畫《老樹懸崖葉半秋》場景展示
南朝時期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畫,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了,意境如何體道,難以評說。就存世的董、巨山水而言,其天真平淡的境界與老莊所形容的道的虛靜是一致的。元代四大家尤其是倪云林山水的意境更趨于自然幽深,成為文人畫家傾慕的氣格。也即是張林榮所要在《老樹懸崖葉半秋》所體現(xiàn)出的感覺是一樣的。這是與每個畫家的思維和高度有關,能否真正地理解古人畫風和所追求的山水畫的含道映物,需要的是潛心靜思,以其幾十年的功力所能表達出的,哪里能一蹴而就之事?
于張林榮看來,汲取古人畫法是重要,在時代感召下的變革也是重要的。既要傳承古法也要領悟今諦,只有融合后,或許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并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為今之所用,加以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