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雖難,硬扛即易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并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人到中年,埋頭走了這么久,回首望望,再想想前面要走的路,不免感嘆生活不易。
無論是如你我的平凡人,還是名利雙收的成功人士,生活都不易,平凡人追求生活的術,成功者追求生活的道,追求不同,同樣艱難。不如意事常八九,難是生活的常態(tài),只有硬扛,別無他法。
談起生活的難,我的腦海總會不由自主浮現(xiàn)女兒手被燒傷的事,經歷了這件事,我一夜成長起來,第一次意識到了媽媽的責任與重擔,在經歷人生中的風雨時,我必須成為女兒的港灣與堅強的后盾。那時大約是陽歷3月份,天氣還有些冷,陰雨綿綿,山中的桃花梨花卻已次第開放了,為寂寥的山野增添了一絲欣欣向榮的景象。女兒當時兩歲多,跟我們一起回家鄉(xiāng),先生提出想去他出生的老宅看看,那是一個偏僻的不通馬路的小山村,為了滿足先生的想法,我們一行人一步三滑地背著女兒走了十多里山路在傍晚到達。
不幸是在晚飯時間發(fā)生的,貴州鄉(xiāng)村吃飯的桌凳都是小且矮的,火爐也是直接安在地上,大家剛坐下來準備吃飯,沒有任何預兆,女兒突然向前撲了下去,雙手直接插進了面前的火堆里,撕心裂肺的哭聲一下刺穿了漆黑的夜空,所有人都亂成了一團,倒白酒消毒的,涂蛋清液的,我的腦子一片空白,無法做出任何判斷,意識里只有一個念頭:去醫(yī)院,無論如何要治好她的手!大家還在不知所措時,我斬釘截鐵地說立馬去縣城醫(yī)院,大家找來了村里的唯一一輛三輪車,在車上鋪了稻草坐著,打著手電筒照明,在泥濘坑洼的道路上艱難地向縣城進發(fā),剛下過雨的土路上全是稀泥與積水,車子陷進泥水里無法前行時,就下來推車。沒有悲傷,沒有害怕,沒有抱怨,沒有自責,所有的情緒都被控制住,只有一個念頭:到醫(yī)院,治手!

折騰到半夜終于到了醫(yī)院,醫(yī)生做了清洗,打了破傷風針,然后輸液。抱著女兒,舉著她的雙手(以免被碰到),聽著她的抽泣,坐了一夜。然后第二天乘飛機趕回深圳,直奔北大醫(yī)院,后推薦去市二醫(yī)院(市二醫(yī)院的燒傷科很專業(yè)),直到醫(yī)生給她包扎好了雙手,我才喝了幾天來的一口水。
女兒的手包了一個月,我學著給她拆紗布,換藥,直到完全好。每次想起這件事,我覺得我和女兒在當時都是咬牙硬扛的,因為沒有退路,再苦再難都只能扛著。女兒的難是身體的痛,我的難是心理的痛,還好,我們都硬扛過來了,一切都好了,對生活也似乎多了一點認識。
人世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有時雖然身心俱苦,但表面仍要云淡風輕。明天與意外,不知哪個先來,面對生活,我們唯有直面它,接納它,遇事扛一扛,一切都將過去,一切都將到來。
你的堅強,足以抵擋歲月漫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