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2020年江蘇語文高考作文
江蘇卷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huán)繞、所塑造。智能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種環(huán)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于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贊,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利益相關:2018年江蘇高考文科生,語文前卷120分,熱愛語文。
從題干來看,用詞都是正面積極的。強調同而不存異,應該只能從頌揚的角度來寫。后面又強調了互聯(lián)網(wǎng)等傳播媒介,以諸如點贊分享的小同而見人生觀價值觀大同。
我覺得這是江蘇卷對全國卷的一次妥協(xié),但在妥協(xié)中又擁抱了人們對于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的執(zhí)念。它由不同角度的風花雪月轉換為了對當代社會的一次探索,然而這種探索又是夾雜著語文教育的某種精神內核的——觀點與立場。
時代的變化決定了觀點的變化,正是由于現(xiàn)在如此大的信息量導致了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相同的點。而有時候同時擁有這個相同的點的人才會擁有惺惺相惜之感,也許會促成一段友誼,一段愛情。
但私以為這次的作文題還是不如幾年前的有內味。強調同而不存異并不符合時代的潮流,贊揚互聯(lián)網(wǎng)有利于我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卻絕口不提其中危害。更好的方法或許是樹立一個中立的觀點任由學生來發(fā)揮。
這是最后一年真正意義上的江蘇卷,08模式即將終結。我們的語言,我們的味道,甚至包括今年我們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本鶗蔀闅v史。脫離黨同伐異的桎梏奔向求同存異的懷抱是大勢所趨,所以江蘇卷入了全國卷的大流。我感動于江蘇卷守住了最后的倔強卻又遺憾于它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xié)。
我想起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苯衲甑慕K卷或許就有這種浪漫卻又蕭瑟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