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孕育科普:精子活力、精子活動率、精子成活率有什么區(qū)別?
健康的精子是成功生育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但隨著現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到來,精子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很多男性朋友面臨不育窘境。這時精液檢查必不可少。然而一張檢查單上參數一堆,看得人一臉懵。今天來聊聊精子活力、活動率、成活率這幾個讀起來很像的概念有什么區(qū)別?

精子活力是指精子活動力的強度,精子活力是受精的關鍵因素。跑的快,機會就大一些,跑的慢,機會就小一點。精子活動力低時,精子無力前行,難以穿過子宮頸管、子宮腔,直達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因而造成男性生育能力低下,甚至不育。
精子的活動力分為三級,即前向運動精子(PR)、非前向運動精子(NP)和不動精子(IM)。PR≥32%為正常,否則為弱精子癥。精子活動力的級別越高,質量越好;精子活動力降低,提示受孕概率的降低。
精子活動率指在所有計數的精子中能夠運動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檢測精子的動與不動。精子活動率(%)=(PR+NP)/計數精子數*100%。
一般男性精子成活率達到60%-70%算正常,如低于這個數值,就屬于精子成活率偏低。排精后1小時內,有活力精子應在70%以上,若有活力精子低于50%為異常,稱為精子活動力低下,也稱弱精癥。若精子完全無活動力為死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