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為何要創(chuàng)作《洛神賦》?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時期最負(fù)盛名的作家,《詩品》稱為“建安之杰”?,F(xiàn)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詩有八十多首,辭賦、散文完整的與殘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從這些作品來看,其成就的確在建安時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著力描寫的洛神是誰,他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洛神賦》?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走進(jìn)今天的主人公曹植世界里。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稱帝為界,明顯地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他以才華深得曹操的賞識與寵愛,幾乎被立為太子,志滿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爭為太子一段經(jīng)歷,對他深懷猜忌,橫加壓抑與,他雖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卻“抑郁不得志”,終于在憤懣與苦悶中死去。這種生活遭遇,對他的創(chuàng)作有著深刻的影響。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對安定的環(huán)境中過著貴公子生活,但頗有功名事業(yè)心。他一生所熱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當(dāng)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時,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滅“違命之蜀”,東滅“不臣之吳”,“混同宇內(nèi),以致太和”(《求自試表》)。前期以《白馬篇》為代表,它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qiáng)、渴望衛(wèi)國立功甚至不惜壯烈犧牲的愛國壯士的形象,充滿豪壯的樂觀的精神:“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柢|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焙笃谝浴峨s詩》為代表,更多地表現(xiàn)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憤激不平之情。
《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這篇賦接受了《神女賦》的影響。它熔鑄神話題材,通過夢幻境界,描寫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賦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態(tài)和裝束,然后寫到詩人的愛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動:“于是洛靈感焉,徒倚旁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蓖ㄟ^這些動作的描繪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劃得十分突出。最后寫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贈當(dāng)而去,和詩人失意追戀的心情,有濃厚的悲劇氣氛。這篇賦想象豐富,描寫細(xì)膩,詞采流麗,抒情意味和神話色采很濃,藝術(shù)的魅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