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堅決抗日一個要當(dāng)漢奸,青幫巨頭最后一次爭吵,張嘯林的投敵言論讓杜月笙動了殺機

上海灘青幫三巨頭的名字,讀者諸君都耳熟能詳:868年12月14日出生的黃金榮曾當(dāng)過法租界巡捕房唯一的華人督察長,有人懷疑劉德華扮演的“五億探長雷老虎”歷史原型就是他,另外兩位,大家在影視劇中也經(jīng)常見到,那就是“水果月笙”和“三色大亨”張嘯林。
上海灘乃至全國的青幫人員,基本都要聽這“三巨頭”或“三聞人”號令,據(jù)說常凱申也曾拜在其中某個大佬的門下,小凱申蔣建豐在上海打老虎,也被杜月笙弄得灰頭土臉,老凱申還曾意味深長地告訴兒子:“經(jīng)兒,用上海聞人的一句話來說,你還沒入道啊?!?/strong>
聞人,是對當(dāng)年當(dāng)?shù)貙蜁型蒿@赫的頭面人物的尊稱,當(dāng)年蔣志清和杜月笙都是“悟”字輩,小蔣沒有拜老頭子為師,當(dāng)然是“沒入道”,也斗不過“杜叔叔”,更不能拿同輩的杜維屏開刀。

已經(jīng)改名的蔣志清有一句話沒好意思告訴兒子蔣建豐:當(dāng)年我在他們面前,只是個跑腿兒碎催,你就更嫩了!
蔣家父子扳不倒的上海灘三大亨,只能互相消滅,有人說張嘯林其實是被杜月笙派門徒干掉的,杜月笙卻堅決否認并跟軍統(tǒng)局香港區(qū)少將區(qū)長王新衡說了心里話:“新衡兄,你曉得我和嘯林哥曾經(jīng)一道出生入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我心里明白,這一定是陳默他們交代林懷部干的,由我的徒弟殺了我老兄弟,論江湖道義,我實在站不住道理!”
王新衡馬上勸慰:“大帥(王對張嘯林的尊稱,其實他也想殺張嘯林,但還不能不裝客氣)就不該去當(dāng)漢奸,杜先生你一再勸他攔他,也做到仁至義盡了!”
杜月笙長嘆一聲:“我是幾次三番拉他,實在是他自家有主張,哪個勸他都會挨罵,曼云、墨林他們都沒少挨罵……”
杜月笙說的曼云就是后來加入日偽七十六號的汪曼云(男的,1972年病死獄中)和寧死不屈萬墨林(被七十六號抓捕后做老虎凳和冰塊,一直沒有屈服,獲釋后被杜月笙倚重,小蔣打老虎,也曾把他關(guān)押過一段時間,晚年著有《滬上往事》三冊,為研究那段幫會歷史提供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這些人都是青幫后來比較有影響力的大佬,但跟三巨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張嘯林被鏟除,杜月笙雖然表示了遺憾,但并不愧疚,從1937年8月那場爭吵開始,上海灘三巨頭已經(jīng)可以說是“割袍斷義、劃地絕交”了,套用張飛罵關(guān)羽的話來說應(yīng)該是這樣的:“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你背了祖宗,降了倭寇,封官加祿,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拼個死活!”
杜月笙喜歡聽書,如果拉下臉來,是真有可能學(xué)張飛破口大罵,他之所以沒有罵張嘯林,是因為真正的梟雄,都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杜月笙在那一次爭吵后,已經(jīng)對張嘯林動了殺機:如此敗類,辱沒了青幫聲譽,此人不除,必成后患!
杜月笙不承認自己動了殺機,但即使是個普通人,對張嘯林的囂張無禮都不會忍氣吞聲,就更別說青幫巨頭杜月笙了——張嘯林決定投靠日寇,張嘯林派汪曼云去勸阻,結(jié)果張嘯林當(dāng)著汪曼云的面,足足罵了杜月笙一個小時。
連番受氣,杜月笙表面勸戴笠遲些動手,自己再進行一番說服工作,汪曼云和萬墨林卻看得很清楚:“其實,戴笠把杜月笙約到漢口,就是為了商議除掉張嘯林的事,特別是有杜月笙的門人在場,也好演一出雙簧,免得壞了杜月笙在江湖上的名聲——誰都曉得勸說是斷乎不起作用的,在漢奸這條路上,已經(jīng)沒有人能拉得住張嘯林的腳步?!?/strong>

當(dāng)年鬼子對上海灘青幫三巨頭的態(tài)度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他們最想拉攏的不是七十虛歲的黃金榮,也不是六十周歲的張嘯林,而是剛進五旬的杜月笙,但是杜月笙堅決不肯合作,還曾與倭寇將軍在談判桌上針鋒相對,并揚言在兩小時內(nèi)炸平法租界,把潛伏在其中的鬼子全部殲滅。
那是在上??箲?zhàn)的時候,鬼子有點后援不濟,就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學(xué)習(xí)孫子兵法方面,孫子做得也不錯:在2月24、25、26日三天時間,數(shù)千倭寇分散潛入法租界的辣斐德路(現(xiàn)在叫復(fù)興中路)、祁齊路(現(xiàn)在叫岳陽路),藏進了鬼子僑民家和商鋪之中。
杜月笙的門人弟子很快就得到了情報:這數(shù)千倭寇是想以法租界為出發(fā)陣地,偷襲江灣、廟行一帶的十九路軍右翼。
杜月笙馬上打電話通知吳鐵城和蔡廷鍇嚴(yán)加防范,又親自帶著一大票門人,跑去質(zhì)問法國總領(lǐng)館的甘格林,腋下曬得漆黑的甘格林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只好把所有的駐滬總領(lǐng)事都請來開會,其中也包括倭酋村井蒼松。
村井蒼松十分囂張,甘格林在心中早已高舉雙手,準(zhǔn)備把他們的三色旗兩邊都去掉,杜月笙一拳砸在談判桌上:“東洋兵盡可以進駐租界,盡可以利用租界打中國人,那各位盡管通過今天這個議案。不過我杜月笙要說閑話一句:只要議案通過,就讓東洋兵通通開進來,外國的朋友一個也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兩個鐘頭以內(nèi)毀滅租界,我們大家就一道死在這里!”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自然知道杜月笙的“閑話一句”是什么意思,各國領(lǐng)事也心知肚明:杜月笙在上海有數(shù)萬幫會弟子,只要他“閑話一句”,自有為他拼命效死之人,兩個小時毀滅租界,從杜月笙嘴里說出來,就絕不是空口白話!
杜月笙拂袖而去,包括村井蒼松在內(nèi),眾領(lǐng)事面面相覷,也不知達成了什么協(xié)議,反正當(dāng)天夜里,潛伏在法租界的數(shù)千倭寇,都趁著夜黑人靜,悄悄撤離了。當(dāng)時杜月笙的門人芮慶榮真想召集人馬甩炸彈放手槍炸平租界,另一個門人高鑫寶啐了他一口:“月笙哥擺下千斤重擔(dān),你以為外國佬真敢挑?說說罷了!你們放心,外國佬絕不會再讓東洋兵進租界了?!?/strong>
1937年7月22日,上海各界抗敵后援會正式成立,杜月笙自告奮勇?lián)瘟恕盎I募委員會”主委,不但把大量門人弟子送入“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該行動委員會設(shè)委員十五人,除了杜月笙,還有戴笠、宋子文、吳鐵城、虞洽卿、張治中等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張嘯林居然也位列其中。

跟杜月笙、戴笠、張治中不同,張嘯林加入行動委員會并不是真心抗日,而是要跟倭寇搭上關(guān)系。
在土肥原賢二的重金誘惑下,杜月笙嚴(yán)詞拒絕,張嘯林卻欣然接受,于是就有了這對老兄弟之間的激烈爭吵,那場爭吵之后,二人分道揚鑣,最終張嘯林被杜月笙的門人林懷部擊斃——1940年8月14日響起在華格臬路張公館的槍聲,早在八一三抗戰(zhàn)期間杜、張那次爭吵中,就已經(jīng)扣動了扳機,子彈飛了兩年多,這才鉆進了張嘯林的面門。
那場爭吵,同樣發(fā)生在華格臬路張嘯林的公館,杜月笙和張嘯林兩人的對話,現(xiàn)在我們從前述回憶錄中再看一遍,還是會感到十分憤慨:張嘯林投靠倭寇之前那一番話,毫無廉恥之心,難怪別說當(dāng)世梟雄杜月笙,就是尋常人聽了,也會動了必殺之心。
淞滬會戰(zhàn)打了整整三個月,包括杜月笙門人加入的別動隊,以及杜戴等人組建的青浦、松江特訓(xùn)班基本打光了,倭寇進占已成事實,張嘯林卻從躲藏的莫干山別墅“林?!敝凶叱?,準(zhǔn)備接受土肥原賢二給他的“浙江省省長”任命了。
得知杜月笙返回上海準(zhǔn)備投倭,杜月笙馬上趕去勸阻,下面二人的對話,咱們?nèi)恼珍?,以便讀者諸君能清晰地看到漢奸的真實嘴臉。

杜月笙登門拜訪,自以為抱上倭寇蘿卜小短腿的張嘯林不理不睬只顧抽煙(抽的不是香煙),杜月笙干坐了一會兒,很客氣地開口:“嘯林哥,最近前方的情況不大好……”
張嘯林一聲咆哮(原文就是咆哮):“干我屁事!”
一聲咆哮過后,張嘯林繼續(xù)抽煙,杜月笙只好小心地詢問:“那么,嘯林哥不準(zhǔn)備離開上海?”
張嘯林抽完那一筒煙才冷笑:“我為什么要離開?日本人打進上海那又怎樣?日本人進了上海,就不要中國人了?”
杜月笙反駁:“那倒不是,可做了亡國奴,總歸會受欺負的?!?/strong>
張嘯林豹眼一瞪:“日本人啥時候欺負你了?”
杜月笙反問:“你聽到外面轟隆隆的炮聲沒有?你曉不曉得,日本人每發(fā)一炮,要炸死多少中國人?”
張嘯林下面的話,道出了很多漢奸的共性:“那個不關(guān)我的事!我只曉得炮彈沒落到我的頭頂上!”
張嘯林居然還想把杜月笙拉下水:“我就是想不明白了,為什么你非要走,你倒是說說看,日本人哪點不好?”
早已心涼的杜月笙苦笑一聲:“別的不說,就只有一樁,不該跑到別人的國家來殺人放火!”
張嘯林被噎得直翻白眼,又開始胡攪蠻纏:“我只問你,日本人有沒有傷害到你我?”
只要炮彈不落到自己頭上,只要有高官厚祿,張嘯林就鐵了心要當(dāng)漢奸,雙方話不投機,杜月笙也不想糾纏——他的門人陸京士剛接到命令,帶著五個支隊的別動隊支援前線掩護全軍撤退,此一去九死一生,杜月笙更關(guān)心的是眾兄弟的性命,張嘯林既然背祖降倭,那就等著天譴吧。

杜月笙勸說張嘯林未果,黃金榮以年老為由拒絕離開,只有杜月笙帶著一眾門人遠赴香港,繼續(xù)籌款為抗戰(zhàn)出力,八路軍也曾收到杜月笙籌款購買的一千副防毒面具。
有史料這樣評價杜月笙:“他出身黑道,有一千一萬的毛病,但抗日他是堅決的?!?/strong>
堅決抗日的杜月笙和一心降倭的張嘯林發(fā)生激烈爭吵甚至動了殺機,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刺殺張嘯林的指揮者是杜月笙介紹給戴笠的陳默,這一點已經(jīng)有多部史料證實。不管是出于義氣還是大節(jié),即使是杜月笙殺了張嘯林,我們也只會豎兩個大拇指表示贊同,半壺老酒最后只想問讀者諸君一個問題:張嘯林走上死路之前對著杜月笙大放厥詞,他那番話,大家聽著是不是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