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2-16 大公報(bào) 上海甲子燈會鬧元宵
1984-02-16 大公報(bào) 上海甲子燈會鬧元宵,青年宮六夜燈亮人歡 金龍燈長百米金鱗閃爍逶迤起伏 清康熙年間溫州巨型仿古珠燈運(yùn)滬展出 【中國新聞社上海十五日電】在甲子年,“十三上燈,十八落燈”的六夜元宵佳節(jié)里,昔日上?!按笫澜纭保袢铡吧虾G嗄陮m”舉行了盛大的元宵燈會。十三日晚,有五千多人參加了燈會開幕式。千姿百態(tài)的彩燈在這里爭艷斗美,把整個“大世界”裝扮成一座晶瑩璀璨的燈宮。步入大門,“孔雀開屏”、“雙獅振威”一雙彩燈便映入眼簾。轉(zhuǎn)進(jìn)宮內(nèi),萬盞彩燈之中,赫然現(xiàn)出一條昂首翹尾的百米巨龍,逶迤起伏,從天而降,沿曲折天橋盤旋而臥。據(jù)說,為扎制這“天下第一金龍”,僅用作骨架的毛竹就用了兩卡車,燈泡有二千五百多只,龍肚子里還掛著五十盞以五色玻璃制成,繪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的各式宮燈、走馬燈,光那片龍舍就大得足以站上十幾個人。巨龍龐大的身軀金鱗閃爍,龍發(fā)(須)高揚(yáng),十分壯觀。游人入龍首,出龍尾,賞燈于龍腹之中,置身于燈海之間。 在這彩燈輝煌的海洋里,又有另一盞流光溢彩,珠翠滿身的巨型仿珠燈。據(jù)專程護(hù)送這盞彩燈來滬的溫州市園林處人員,介紹說:明嘉慶年間,這種燈就是專為慶元宵而掛的。這盞燈是三百六十多年前,清康熙年間,溫州地區(qū)一諸氏大家族傳下的,一直藏在當(dāng)?shù)赜窕蕪R里,一九七九年重新修復(fù)前,已有三十五年沒有展出。這次分裝八只大箱運(yùn)來上海,供上海人民一飽眼福。 這盞仿古巨型珠燈,是由一顆顆豆大的釉瓷珠,玻璃珠組成,高四米半,周長十二米,重八百多斤,燈上的梅花鹿、雄獅、麒麟等也是由彩珠編成。珠簾叢中,還有七十盞璀璨精美的彩燈,真是華麗奇絕。六個燈角上有六條珠聯(lián),組成了《浣溪沙》一首:“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窗下梅花瘦影橫,千乘寶車珠箔卷。萬條銀燭碧紗籠,歸來禁漏馀三更?!庇^此珠聯(lián),可以想象出古代鬧元宵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