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吹群像志】低音部的W鈴木組合——鈴木美玲/鈴木五月
說起久二年的低音部新生,想必觀眾們現(xiàn)在回味起來也是印象深刻。這一年的低音部云集了一批來自宇治市各大中學的問題少女/少年,通過此前的篇章,我們也得以了解久石奏和月永求兩位新生代表的故事。


盡管劇場版《誓言的終章》篇幅有限,低音部的另外一對新生也不容忽視。本篇我們將沿著此前篇章進一步了解低音部的兩位鈴木同學,鈴木美玲和鈴木五月(又譯鈴木皋月)。


- 警覺心很強的刺猬-
初入低音部的鈴木美玲便有著讓人稱贊的大號演奏技術,南中出身的她在中學三年期間都是A編成員,可見發(fā)揮十分穩(wěn)定。不過即使和已經(jīng)畢業(yè)的明日香身高相仿,美玲在性格上與前者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作為吹奏部的觀察家,小綠在與眾人聊天時曾將鈴木美玲比作“警覺心很強的刺猬”,可謂是十分貼切??此撇簧朴诒砺陡星楹屠涞男愿癖澈?,其實并不是出于自負和高傲。
鈴木美玲這樣的人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該是常見的。他們勤勤懇懇地讀書和工作,在自己所在的領域內(nèi)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渴望能夠站在更高的舞臺上。但是身邊的同學和同事水平參差不齊,常常會讓自己感到焦慮和迷茫;明知道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可能無法更進一步,可當看到身邊人依然享受為目標努力的每一天,自己內(nèi)心又有著說不出的羨慕。

這樣一種矛盾交織的情緒,在日升祭的當天還是爆發(fā)了。前面所說的那種的同學和同事,大概就是加藤葉月和鈴木五月這樣的人,而美玲也的確是羨慕她們的。在久美子的幫助下,鈴木美玲從接受“小美”的昵稱這樣微小的舉動開始,逐漸成為那個她曾經(jīng)想要躲避卻又渴望融入的群體之中的一部分了。

不過刺猬即使放下了警戒也還是刺猬,你不可能強求她去拔掉身上的刺。美玲對于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距離是很看重的,比如在看到久美子和麗奈緊挨著水池清理樂器的時候,也曾問過她們是否覺得距離過近。

所以即使在和鈴木五月把話說開以后,美玲能接受的最大程度的親昵舉動也無非就是允許五月抱著自己而已,這應該就是美玲表達愛的方式了吧。

?

- 和藹可親的小狗狗 -
鈴木美玲和鈴木五月在小學時代就是朋友,能在高中階段重逢,不得不說宇治市實在是太小了。

因為兩人同姓,所以美玲和五月也被并稱為“W鈴木”,整整20厘米的身高差讓兩人成了吹奏部的亮點。盡管身材嬌小,五月也和美玲一樣是大號擔當,著實讓人佩服她的勇氣。
而相比于美玲,可愛的五月則看起來要親切得多。盡管吹奏技術遜色于美玲,可是五月從報名吹奏部的第一天起就迅速融入了低音部,并且一直跟隨著前輩們努力練習。所以當久石奏向久美子拋出“美玲和五月誰更讓人喜歡”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不考慮誰對吹奏部貢獻更大的因素,相信身為局外人的我們應該會更偏向于選擇鈴木五月吧?

不過作為一部貼近現(xiàn)實的作品,《吹響吧!上低音號》中的每個人物都并非是臉譜化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讓整個吹奏部看起來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所以我們也很難理解,為什么左右逢源的久石奏會更喜歡性格直來直去的美玲,而不是與她同樣討喜的五月,但卻又執(zhí)著于和更加討喜的梨梨花搭檔。

遺憾的是,美玲起碼還有一段作為刺頭的高光時刻,而五月的性格前后幾乎沒有多少起伏,大多數(shù)時候也就只能充當背景板了。也難怪提起鈴木五月的時候不少觀眾都要楞一下:這是誰來著?

而作者突出W鈴木這一對反差人物,好像也只是為了拋出實力和性格究竟哪個更重要,以及探討如何融入社團的課題而已。在日升祭事件解決以后,大多數(shù)時間美玲都是以低音部百科全書的身份存在著,專門負責向葉月科普吹奏背景知識;而五月則始終還是剛加入吹奏部時的那個她,即使在緊張的久三年也能給眾人帶來歡樂。

- 全國金獎的締造者 -
久三年的北宇治最終一路逆襲拿下了全國金獎,熟悉這部作品的讀者應該都有所了解。鈴木美玲作為低音部的中流砥柱,在奪金之路上自然是一直作為A編成員出席;但讓部分讀者意難平的,應該就是鈴木五月也同樣入選了A編吧。

這一年吹奏部參考了清良和立華等吹奏強校的選拔制度,對原有制度進行了改革。原本在通過選拔后,A編部員可以一直隨吹奏部參加后續(xù)的比賽,而改革后的制度在每次比賽前單獨設置一次選拔,即每完成一次比賽并順利晉級后,A編部員還需要和其他B編部員一起參加下一次的選拔。

對于部員來說,連續(xù)的選拔無疑就像是混入吹奏部的一條鲇魚,讓整個社團始終處于亢奮又緊張的環(huán)境之下,高坂領隊的高壓政策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實施。而對于瀧升來說,新的選拔制度提高了容錯率,讓他有機會在每一次比賽前對陣容進行調(diào)整,比如在關西大賽前做出撤下久石奏,換上鈴木五月的決定。

平心而論,五月的實力肯定是不如小奏的,就連身為部長的久美子和領隊麗奈也不得不承認這點。之所以用五月來替換小奏,還是基于瀧升在評估了京都府賽的情況后,認為大號音量不足而上低音號天賦溢出,權衡之下進行的決策。

回顧久一年到久三年的關西大賽陣容,久一年的大號是后藤夫婦兩人,上低音號是明日香和久美子兩人;久二年的大號是后藤夫婦和美玲三人,上低音號是夏紀、久美子和久石奏三人;久三年的大號是葉月、美玲、五月和釜屋雀四人,上低音號是久美子和黑江真由兩人。

對比之下,大號的人數(shù)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后藤夫婦畢業(yè)后,單靠葉月和美玲兩人還是無法撐起他們離去留下的空缺;而上低音號這邊,久美子和真由兩個全國大賽級別的獨奏選手,讓小奏的存在又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既然全國金獎的路上,總會有犧牲者和幸運兒,那為什么不可以把這份機會留給我們的鈴木五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