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50年的2種月壤對比,最大差別在哪?

從理論上講,當(dāng)今地球上已經(jīng)有3組不同的月球取樣樣本。一組是6次阿波羅計劃,實現(xiàn)所謂的載人落月再起飛返回。從月球正面距離遙遠的至少6個不同的地點,人工取回來總量高達380多千克的月巖和月壤樣本。其中最大一塊月巖有成年人的手掌的一半大。這些月巖大部分公開展示過。外觀給人的感覺和地球上的片麻巖差不多?;野最w粒主調(diào)里面有少量黑斑。總之看上去明顯缺乏色彩。而前蘇聯(lián)據(jù)說只取回了170克的月壤,但是幾乎沒有公開展示過。因此到目前為止,也就是兩大國公開展示過自家取回的珍貴月球樣本。雖然嫦娥5號取回的1700多克樣品中,沒有特別大的月球巖石;但是放大月壤就會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根本就沒有地球上類似的土壤的概念。所謂的月壤,都是顆粒比較小的“巖石”而已。因此月壤本身就是細碎化以后的月巖,

或者本身包括大量月巖的碎屑,和直接帶回大塊的月巖研究差異并不大。嫦娥5號帶回月壤顆粒,放大40倍再看:左圖為反射光下;右圖為透視光下。不論反射光還是透視光,都可以看到嫦娥5號帶回的部分月壤實物,是“彩色”的!一定注意是彩色的這一點。因為這是和其他大國帶回的月壤和月巖的最大的表面區(qū)別之一。其中褐色的為玻璃。其實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一直不認為是玻璃,更準確地說,是天然的外星琉璃。玻璃其實是琉璃的一種,透明度比較高的琉璃就是彩色玻璃。而黃色部分,部分為玻璃;部分為天然月球橄欖寶石。樣品中細小橄欖石的比例非常高。這再次證實了嫦娥5號落月器的一直支撐腳,只在月面稍微“踩了”一下,翻出的小土堆中,就有眼尖的人士,發(fā)現(xiàn)了至少一塊0.5毫米左右直徑的月球橄欖寶石的情況。

嫦娥5號帶回的月壤放大看,證明橄欖寶石的比例確實很高。翻出“大塊”的橄欖寶石是真實的、正常的現(xiàn)象。白色的顆粒,多為長石和輝石;復(fù)合物顆粒為月球巖石碎屑。除了外觀整體是彩色之外。嫦娥5號的月球樣本整體放大后,感覺很像高爐冶煉后殘余的彩色礦渣。里面有大量的玻璃相顆粒。所謂玻璃相就是和玻璃一樣的非晶體相原子成分排列。這是因為月壤大部分是宇宙撞擊物猛烈撞擊造成的高溫飛濺物快速冷卻形成,只要極少部分是早期月球火山熔巖的碎裂物?;鹕饺蹘r冷卻緩慢,里面的容易形成晶體排列物質(zhì),比如藍寶石或者鉆石。但是天體撞擊物的飛濺碎片和塵埃很容易快速冷卻。來不及形成晶體結(jié)構(gòu)就快速凝固了,因此造成大量的玻璃相碎屑,成為月壤中最大比例部分。這種現(xiàn)象,不僅僅在月球正面的嫦娥5號降落區(qū)存在;甚至在月球背面的嫦娥4號的降落區(qū)也是如此。跨度如此之大而且成分基本相同,完全符合整個月球表面45億年來,被反復(fù)猛烈撞擊的現(xiàn)實。

而超級大國對外公共開的,不管是較大的月巖還是顆粒較小的月壤,絕大部分都是以灰白主色調(diào)顆粒為主,幾乎沒聽說他們家的月壤是豐富多樣彩色的說法。而其放大表明,尖銳的石英遠遠多于玻璃相的顆粒。如果說月球不同地點的月壤本身成分和顏色會有差異。但是阿波羅取樣可是在月球表面相隔距離很大的至少6個不同的點;都取回來灰白兩色的月壤和月巖,概率上是說不過去的。畢竟嫦娥系列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發(fā)現(xiàn)了大量彩色的月球“琉璃”。如果未來兩家一起在月球表面開設(shè)冶煉工廠,新型大國會立即冶煉出色彩斑斕的琉璃和彩色玻璃。超級只冶煉出水泥粉,這就很尷尬了。